油藏基本知识及油水井动态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沉积相图 四、基础图件 小层平面图 四、基础图件 开采现状图 四、基础图件 沙二10-11开采现状图 油水井连通图 四、基础图件 8 9 辛 109-5 辛6 斜24 辛 109-2 109侧41 辛109斜106 16 17 4 5 6 7 辛109X89 11 17 辛109119 9 3 16 微构造图 四、基础图件 水淹图 四、基础图件 含水0-50% 含水50-80% 含水80-90% 含水90-100% 对比和分析 油水井的动态分析,主要研究分层注采平衡、压力平衡和水线推进状况。注水井采用一定的注水方式进行注水,由于各方面油层条件(有效厚度、渗透率)的差异,周围油井会有不同的反映。 有的油井注水效果好,水线推进均匀,油井产量、动液面和含水率都比较稳定。有的见不到注水效果(一般是低渗透井或有其他情况),油井动液面、产液量明显下降。有的注入水出现单层突进或局部舌进,使油井含水上升快,出现不正常水淹。 对比和分析 根据井组内油水井的变化和不同开发阶段合理开采界限的要求,把调整措施落实到井和油层。如对注水井低渗透层采取增注措施,对油井高渗透层进行控制等。合理解决各阶段井与井之间,层与层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进行油水井动态分析的目的。 对比和分析 1、井组在区块(断块)所处的位置和所属的开发单元。 2、注采井组内有几口油井和注水井,它们的排列方式和井距。 3、油井的生产层位和注水井的注水层段,以及它们的连通情况。 4、注采井组目前的生产状况,包括井组目前的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率以及平均动液面深度和日注水平、井组注采比。 一、了解注采井组的基本概况 1、统计对比 统计对比也是油水井动态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场分析中的对比指标主要包括: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含水率和动液面,有时还要进行原油物性和水性的对比。这种对比有单井的,井区的和注采井组的,根据分析的需要来确定。 二、指标对比 (1) 各项指标均为稳定; (2) 含水和日产液量同步上升,产量变化不大; (3) 含水稳定,日产液量下降或上升,引起日产油量的下降或上升。 (4) 日产液量稳定,含水上升或下降,引起日产油量的下降或上升。 (5) 含水上升,日产液量下降,使日产油量大幅度地下降。 2、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对井组某一阶段的生产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找出影响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对比和分析 (1) 根据日产油量波动趋势划分为:产量上升阶段、产量下降阶段和产量稳定阶段。 (2) 根据注水井采取措施后,油井相应的变化情况划分阶段。如调配前阶段、调配后阶段或者堵水前阶段、堵水后阶段等等。 (3) 根据油井采取的措施划分阶段。如下电泵提液前阶段、下电泵提液后阶段。 3、对比阶段的划分 通过指标对比后,要将对比的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了将原因分析的清晰明确,一般要分为几个层次: 1、找出井组生产情况变化的主要因素 首先要找出井组中的主要变化因素。这种变化因素既可能影响分析的全过程,也可能影响分析的某一阶段。怎样才能找出主要因素呢?可以用列表对比法,也可用排列图法,这些方法都比较适用。 三、原因分析 然后通过计算找出变化的主要因素,即产油量的变化是由于液量下降造成的,还是由于含水上升造成的,计算公式如下: M=(qy-Qy)(1-F) 式中:M—由于液量下降而影响的产油量,吨; qy—阶段末产液量,吨; Qy—阶段初产液量,吨; F—阶段初含水率。 N=qy(F-f) 式中:N—由于含水上升而影响的产油量,吨; f—阶段末含水率。 对比和分析 例:某一口油井2004年12月日产液80吨,日产油20吨,含水75%。到2005年3月日产液75吨,日产油15吨,含水80%。这口井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产量下降的? 先看产液量下降影响: M=(qy-Qy)(1-F) =(75-80)(1-0.75) = -1.25(吨) 再看含水上升影响: N=qy(F-f) =75(0.8-0.75) = -3.75(吨) 由计算可知该井产量下降主要是含水上升造成的。 对比和分析 如果是多油层合采的油井,还要找出它的主要出油层。要根据静态和动态两部分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如果在一口油井的某个油层,它的有效厚度大,渗透率高,与注水井连通好,并且注水强度和累计注水强度比其他油层大,通过测产液剖面证明为主要产液层,那么它就可以判断为主要出油层。 对比和分析 (1) 在油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