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二氧化锆全锆桩在修复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纤维桩核与铸造金属桩核、二氧化锆全锆桩在修复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分析
张莉华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目的 比较玻璃纤维加树脂桩核、铸造金属桩核、二氧化锆全锆桩在修复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比分析。方法 收集201例(228颗牙)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个人意愿分为三组,纤维桩核组、铸造金属桩核组、二氧化锆桩核组,分别进行根管治疗、预备、桩核制作与粘固、全冠修复。结果 三组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lt;0.05)
结论 非金属桩核在抗根折及稳固性优于铸造金属桩核,三者对牙髓及牙龈健康方面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上颌前磨牙 玻璃纤维加树脂桩核 铸造金属桩核 二氧化锆全锆桩核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上颌前磨牙残冠残根的修复方式中,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和铸造金属桩核都是常用的修复方式,而二氧化锆全锆桩核近几年来也随着全锆材料的推广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根管治疗的技术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残根残冠保留成为可能。修复残根残冠时,需使用桩核冠以提供足够的固位形和抗力形,目前纤维桩树脂核、二氧化锆全锆桩核、铸造金属桩核都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得到了修复医生的喜爱。本研究旨在比较修复上颌前磨牙时这三种修复方式的远期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 选取我院2008年01月至2014年01月门诊行上前磨牙修复的病例,按其个人意愿分为纤维桩树脂核、金属铸造桩、二氧化锆全锆桩三组,其中纤维桩60例(71颗牙),铸造金属桩75例(89颗牙),二氧化锆全锆桩66例(68颗牙),其中男性108例,女性93例。年龄均为21岁~50岁,平均年龄为33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构成、患牙牙周情况、患牙牙体病变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上前磨牙经X线检查及临床诊断为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患牙牙根均不低于龈下0.5mm,牙根长度与形态均正常,根尖无透射阴影,牙周状况良好,无明显松动,根充显示为恰填或欠填不超过1mm,无叩痛,咬合关系正常。所有病例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
1.2 材料:纤维桩采用ParaPost Fiber Lux玻璃纤维桩(康特,瑞士)核材料采用Bis-core(双重固化复合树脂,美国Bisco公司),粘结材料为One-Step Plus粘结剂和Dou-Link复合树脂水门汀(美国Bisco公司)。铸造金属桩核材料为钴铬合金(德国BEGO公司),粘结剂采用GC FujiⅠ玻璃离子水门汀(日本GC公司)。二氧化锆全锆桩核材料为德国3D-VITA二氧化锆全锆桩核。粘结材料为One-Step Plus粘结剂和Dou-Link复合树脂水门汀(美国Bisco公司)。硅橡胶为上海沪鸽公司生产。所有金属及全锆桩核及烤瓷冠均为南宁靖佳齿科制作。
1.3 方法
1.3.1 纤维桩组 根据术前拍X线片结合临床确定根管长度及方向,选择与纤维桩配套的根管预备引导钻和成型钻,按照根管预备的基本原则进行预备,深度以保留根尖部4mm的根充物为准,预备好的根管按常规酸蚀,涂布One-Step Plus粘结剂2遍光照,在根管内注入适量的Dou-Link复合树脂水门汀,将纤维桩插入根管内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光照20秒,去除多余的纤维桩及水门汀,对牙根断面的牙体组织进行同样的酸蚀冲洗并涂布粘结剂,分层完成树脂核的堆塑,常规备牙,硅橡胶取模制作烤瓷全冠,试戴粘固。
1.3.2 铸造金属桩核组 按照根管预备原则进行预备,预备长度为根长的2/3—3/4,直径不超过牙根直径的1/3,硅橡胶取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送加工厂制作好铸造金属桩核后试戴,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常规备牙,取模,制作烤瓷全冠,试戴粘固。
1.3.3 二氧化锆全锆桩核组 预备及制作方法同金属桩核组,送加工厂制作好二氧化锆桩核后,试戴,One-Step Plus粘结剂和Dou-Link复合树脂水门汀粘固。
1.3.4 嘱患者在半年、第1、2、3、4、5年时复诊,共观察5年。
1.4 评定标准:修复体成功需满足以下几点:咀嚼功能良好,修复体无脱落,边缘密合,无松动,牙龈无充血,无水肿,无龈缘黑线产生,X线片显示根尖无阴影或原阴影无扩大。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多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年内纤维桩核组有1例失访,其余病人均按时复诊。如下表所示
修复体脱落情况对比分析
三组均有1例根尖周病变发生,无统计学差异。
讨论
由于上颌前磨牙的根管细小,双根管比例较高,根管侧壁较薄,根管抗折能力较差,因此在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