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太阳能电池及特性-1讲半导体物理基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一讲回顾
日地天文关系;
太阳高度角的定义及计算;
大气质量AM的定义及计算;
地面辐射量的计算;
任意平面辐射量计算;
第3章太阳能电池及特性
3.1 半导体物理基础
3.2 光生伏特效应
3.3 太阳能电池分类
3.4 电池特性
§3.1 半导体物理基础
物体的导电能力,一般用材料电阻率的大小来衡量。
电阻率越大,说明这种材料的导电能力越弱。
以电阻率来区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物体电阻率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Ω·cm ρ≤10-5 10-5 ≤ρ≤ 107 ρ≥107
§3.1 半导体物理基础
§3.1.1 原子能级及能带理论
硅太阳电池生产中常用的硅(Si),磷(P),硼(B)
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每个壳层里运动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状态,所以一个
壳层相当于一个能量等级,称为能级
第三层4个电子 最外层5个电子
第二层8个电子 最外层3个电子
第一层2个电子
Si P B
+14 +15 +5
si P B
§3.1.1 原子能级及能带理论
原子内层被填满的电子壳,与原子核较近,结合也较牢
固,称为内电子。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这一元素的化学性质,称为价
电子,有几个价电子就称它为几族元素。
价电子所处的基态能级叫做价级(价电子能级)。
价电子激发后,可以跃迁到价级以上的空能级中去,这
些空能级称作激发能级。
若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称这个原子为正离子,
若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则成为一个带负电的负离子。
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3.1.1 原子能级及能带理论
晶体中电子轨道的能级分成由低到高的许多组,分别和
各原子能级相对应。
每一组都包含着大量的能量很接近的能级。这样一组密
集的能级看上去象一条带子,所以被称之为能带。能带
之间的间隙叫做禁带。
能带
禁带
能带
禁带
能带
§3.1.1 原子能级及能带理论
由于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当N个原子相接近形成晶体时,
原来单个原子中每个能级分裂成N个与原来能级很接近的
新能级。
在实际晶体中,原子的数目N非常大,而且新能级与原来
的能级非常接近,两个相邻的新能级之间的能量差非常
-22
小,其数量级为10 eV。
能级分裂形成能带有两个特点:
能带内电子的能量是连续变化的,或者说电子的能态
是连续分布的
原来的一个能级,分裂成一个能带;不同的能级分裂
成不同的能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