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方法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方法研究
孟永平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达城市的每个角落,如何与地面常
规公交网络相协调,规划建设一个服务范围更广、系统规模更大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课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从原则及技术路线、衔
接判断标准、衔接方法和客流分析反馈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轨道交
通的城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常规公交;衔接;一体化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城市交通需求规模急
剧扩大,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为缓解这种状况,大城市纷纷提出了要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
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
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达城市的每个角落,需要考虑如
何与地面常规公交网络相协调,规划建设一个服务范围更广、系统规模更大的多元化公共交
通体系,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迅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客运交通需求。为实现上述目标,
迫切需要对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进行研究。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开展了相关
探索研究。
2.相关研究理论及经验
2.1 相关研究理论
当前国内城市多数面临机制、体制分割问题,轨道交通网与公交网之间常常存在过多的
竞争因素,难以形成协调统一,因此网络衔接的一体化首先需要在主要的认识与理念上达成
一致。
轨道交通线路通常贯穿城市的主要客流通道,形成城市客流交通主轴,将分散的交通流
进行集散,能 够 提 供 高水平的公共交通服务,且具有较高的运营效益,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支
撑与引导作用。同时,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巨大,轨道交通线路具有固定结构,呈现刚性
布局特征;地面公交线网呈现弹性布局特征,可调性较强。因此,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网络
的一体化衔接要树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基于轨道交通进行地面公交网络衔接优化的理念,
整体公共交通的衔接组织强调自上而下的疏散和自下而上的汇集。随着轨道交通骨干功能地
位的建立,常规地面公交网络向扩展服务范围、弥补走廊客运能力不足和向轨道线路集散客
流的功能转化。
2.2 相关经验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线网一体化衔接优化工作,仍主要集中在操作层面,不
少 城市在实际项目,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调整指标,但由于各个城市空间布局、形 态结构千差
万别,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① 德国相关城市研究表明,轨道交通服务半径一般为 600~800 米,公交线路与轨道平
行重复区段一般不得超过 3~4 个半径的距离。
② 北京在建设一条轨道交通的同时,基本取消了与轨道交通重合 6km 以上的公交线
路。
③ 上海将与轨道交通 6 号线重复 5 千米以上且重复段占公交线路总长 50%的线路进行
撤销或调整。
④ 广州在现有的城市密集区中,如 果超过三个地铁站与公交线路重合,则考虑调整公
交线路。
⑤ 南京在对公交线路调整规划中采用的是将重复站点数作为调整指标,建 议 重 复超过
11 站的取消,10—11 站的线路调整。
与城市轨道交通线垂直的公交线路换乘距离应小于 120 米。
表 1 轨道交通平均运距
线 路 年 份 长度(千米) 运距(千米) 运距/长度
上海地铁一号线 2007 32.6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