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运行及维护规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轮机运行规程
一、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1.仔细检查汽轮机、发电机及各附属设备,肯定安装(或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
2.准备好各种仪表和使用工具,作好与主控室、锅炉的联系工作。
3.对油系统进行检查。
4.对汽水系统进行检查。
5.对调节保安系统进行检查。
6.检查滑销系统,在冷状态下测量各间隙尺寸,记录检查结果。前座架上若带有滑动油槽,应压注润滑油。
7.检查所有仪表,保安信号装置。
8.通往各仪表的脉冲管道的阀门开启。
9.检查合格后,通知锅炉供汽暖管。
二、暖管(到隔离阀前)
1.隔离阀前主蒸汽管路与汽轮油泵蒸汽管路同时暖管,逐渐提升管道内压力0.2~0.3mpa(表)(2~3atg),暖管20~30分钟后,以(0.1~0.15mpa(表)/min)压力提升速度升至正常压力,汽温提升速度不超过5℃min.
2.在暖管过程中应注意检查防腐门是否冒时,应检查关严隔离阀及旁路阀,严防暖管时蒸汽漏入汽缸。
3.管道内压力升到正常压力后,注意将隔离阀前部汽门逐渐开大,直至全开。
4.在升压过程中,应根据压力升高程度适当关小直接水门,并检查管道膨胀及支吊状况。
(一)起动辅助油泵,在静止状态下对调节保安系统进行检查。
1.起动低压电动油泵检查。
2.起动高压电动油泵(油系统配置高压电动油泵时),检查油系统。
3.起动汽轮油泵(油系统配置汽轮油泵时),汽轮油泵应低速暖机10分钟,一切正常后进行上述过程。汽轮油泵蒸气管路上的节流孔板,应预先调整好,保证在额定蒸汽参数下,油泵出口油压符合要求。
(二)暖管(到主汽门前)
1.关闭防腐门,微开隔离阀的旁通阀,以0.1~0.15mpa(表)/(1~1.5atg/min)的压力提升速度将管道内压力提升到正常压力。在升压过程应根据压力升高程度适当关小直接疏水门,并检查管道膨胀及支吊状况。
2. 管道内压力升到正常压力后,逐渐开大隔离阀直至全开(手轮关回半转),关闭隔离阀的旁通阀。
(三)起动
1.全开背压管路上的向排汽阀。
2.起动高压电动油泵或汽轮油泵,注意检查冷油器出口油温,不得低于25℃。
3.起动盘车装置。
4.缓慢开启主汽门,转子冲动后立即关回,保持一定转速,检查通流部分、轴封、主油泵等处有否不正常响声。转速超过盘车转速时,盘车齿轮脱开,电机停转,手柄锁住。
5.一切正常后,将转速保持在300~/500r/min暖机20~30分钟,注意各轴承的温升及各部位的膨胀、振动情况。
6.投入汽封加热器,调整加热器内压力为0.097~0.099Mpa(绝)(0.97~0.99ata)。
7.当轴承进口油温高于40—45℃时,将冷油器投入运行,冷油器出口油温保持在35---45℃。
8.低速暖机后,肯定机组一切正常,可逐渐开大主汽门,将转速升到1000~1200r/min,保持40~80分钟,再次检查站。
9.一切正常后,即可迅速而平稳地越过临界转速(对挠性转子而言),然后以每分钟升高300r/min的升速率升速。当调节器开始动作后,全开主汽门(开足后将手轮关回半转),操作同步器调整转速至额定转速。
10.升速过程中,注意:
(1)当机组出现不正常的响声或振动时,应降低转速检查。
(2)当油系统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例如油温过高或油压过低等),应停止升速,查明原因。
(3)当汽轮机热膨胀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停止升速,进行检查。
(4)当主油泵出口油压升高到规定值后,电动油泵或汽轮油泵是否自动关闭。
11.空负荷运行正常后,检查及调整
(1)主油泵进出口油压
(2)脉冲油压
(3)轴承油温及润滑油压
(4)使各保安装置分别动作,主汽门、调节汽阀是否迅速关闭。
(5)同步器控制升速、降速是否平稳
(6)同步器上限转速是否符合规定值(电动操作时)
安全阀动作压力是否符合规定值
12.汽轮机第一次起动、大修后、停机一个月以后或者已运行2000小时以上,应进行危急遮断器动作试验,步骤如下:
(1)将同步器滑键拉出,向增速方向摇动同步器手轮,将转速升到3300~3360r/min,此时危急遮断器应动作,否则立即手击危急遮断油门,停机调整危急遮断器动作转速。
(2)危急遮断器动作后,将主汽门操纵座手轮旋到底,等转速降到3000r/min后,将危急遮断油门重新挂闸,重开主汽门。
(3)汽轮机第一次起动或大修后,危急遮断器动作试验应进行三次,第一、二次动作转速差不应超过18r/min,第三次与前二次动作转速的平均值之差不应超过30r/min
(4)试验之前,应先打闸检查主汽门和调节汽阀关闭情况
(5)冷态起动的机组,应在额定转速下暖机1~2小时后进行试验
13.调整背压高于热网压力5%,通知热网准备接通背压排汽。提升背压时,排汽温度升高速度不超过5℃/min。
14.缓慢开启背压排汽管路上的电动隔离阀(应先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