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团员意识,永远跟党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增强团员意识,永远跟党走 一、团员意识 2、团员意识 3)增强模范意识(关键)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关知识讲解 3、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4、共青团的基本任务 5、团员的义务和权利 2)团员的权利 三、永远跟党走 谢谢大家的听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主讲人:信息工程系副主任 党 总 支 副 书 记 余 宁 2011.05.13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关知识讲解 一、团员意识 三、永远跟党走 团课: 1、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等待唤醒的思想。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 ●没有不存在的意识,只有还没有被唤醒的意识! ●人的所有行为均由自己的意识支配! ●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 3、新时期团员意识的内涵 新时期的团员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增强政治意识(根本) 在阶级的矛盾激烈的时候:政治代表着阶级的利益; 在和平时期:政治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在当代中国:讲政治就是“三个代表”。 简单讲“团员的政治意识”:记住自己的政治身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 团员的政治意识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自觉性认识,是团员政治觉悟的集中体现。 团员的政治意识就是要团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 2)增强组织意识(基础) 组织——多个有共同意愿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 组织意识是共青团员独特的政治身份和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团的先进性的一种体现。 简单讲“团员的组织意识”:记住自己是“团”的大团队中的一员,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做些什么。 团员的组织意识:就是团员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对团组织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团员要有民主参与组织活动的意识,履行团员义务,按时缴纳团费,执行团的决议,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 模范:组织中的先进部分,具有代表意义。 简单讲“团员的模范意识”:记住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青年,要想得深一点,做得好一点。 团员的模范意识:共青团员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每一名共青团员必须时刻注意用共青团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做一名共青团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带头作用,努力成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开拓创新的模范。 1、共青团的性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总则部分第一段。 2、共青团的光辉历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建立前,各地共产主义者在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共产主义小组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5月5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章程和其他一些决议案。大会通过的团的纲领上,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是为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从此,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团结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1925年1月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为了明确表明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表示我们团组织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革命青年组织,大会决定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争,决定改造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各种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满足广大青年积极分子的进步要求,提出试建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