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育5幼儿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节幼儿期 二、幼儿期心理及社会的发展 (一)弗洛伊德:肛门期, (二)艾瑞克森:自主性对害羞与怀疑之建立。 (三)语言: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1.语言发展的基础 (1)生理的基础 (2)心理的基础 (3)社会的基础 2.语言发展的阶段 第一期(1-1.5岁):单字句时期。 第二期(1.5-2岁):称呼期。 第三期(2-2.5):构句期。 第四期(2.5-3):使用复句。 (四)游戏 感觉游戏:为运用感官知觉而获得快乐的游戏 运动游戏:重复动作的游戏 模仿游戏(18月):模仿他人的语言、 动作、生活方式。 受容游戏:看电视、看图画书等,属于承受性 而非主动参与的活动 建构性游戏(2岁):有明显的目的,通过操 作物体和玩具来组织或 创造出新的作品 (五)情绪 1.愤怒: 原因—自主感、缺乏社会规范的概念。 表现—任意发泄居多,亦有报复行为。 2.恐惧: 1岁:突来的巨响、母亲离开、陌生的事物。 2岁:听、视觉和空间的恐惧。 2岁半:空间的恐惧。 3岁:视觉的恐惧。 避免有恐吓的方式对付幼儿 3.好奇心: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果关系 的萌芽好奇心达到顶峰,喜欢问 为什么? 父母要以认真的态度回答,并与其一起思考寻找答案。 4.嫉妒:多因为失去爱慕的对象或失去有兴 趣、喜爱的物体而引起。 三、幼儿期的保健 (三)口腔卫生: 早期用软布清洁牙齿表面, 长齐后逐渐改用软毛牙刷。 口腔保健做到: 1) 少吃易致龉齿的食物; 2)氟化物的使用; 3)定期的口腔保健 (四)计划免疫 (五)心理行为问题 1.反抗:由于幼儿独立性和自我控制感的发展,在某一时间他们会表现出极端的反抗行为。 2.发脾气:幼儿已经开始独立并且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还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或合适的方法表达其感受。常表现为赖在地上,踢腿,挥舞手臂,大声哭闹。发脾气的原因常是疲劳、家长未能满足他们提出的要求或反复批评某些行为等。 3.分离焦虑:抗议期、失望期、淡漠期 4.退化行为:是幼儿期应付压力的典型反应。 * * (一)大小便训练:1)控制排泄动机:2)大小便训练的时机;3)大小便训练的征象:*大便:自己走稳;自如的蹲或站;较固定的排便时间;暗示;集中5分钟*小便:每次尿量多;间隔长;能暗示 (二)安全及意外伤害 是发生意外事故较多的时期。 如烧伤、溺水、中毒、跌落、交通事故。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