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现状探讨与`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现状研究及对策 摘 要: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思想风潮”现象对高校产生了一定影响,思想风潮问题在高校“升温”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本文以某医学院校为例,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风潮现状进行了调研,提出思想观念教育不足、传统文化的思想维度影响针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不足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教育、创新医学传统文化教育及培育适合多样化、参与型校园文化活动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思想风潮 微观视角 理论支持
近几年社会出现的“思想风潮”现象对高校产生了一定影响,思想风潮在高校“升温”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如何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理性地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医学院校实际,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现状做了一些调研,通过研究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造成的影响等,从而为大学生思想观念教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现状
在调查对象上,为了保证被调查对象的普遍性及代表性,课题组成员特选取某医学院校不同学历、年级、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受经费及人力所限,被调查者仅限于某医学院校本硕在校生。学历分为硕士研究生及本科大学生,年级分布在2011-2015级,专业涵盖中医学、中西医临床、针灸推拿专业、护理学、中医文献研究、人文专业、外语专业等医学院校所设置专业。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2份,无效问卷23份,有效问卷459份,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结果显示: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对思想观念呈现一定的模糊性
1.对思想观念本质的认识不深刻。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1]。在回答“是否了解思想本质的问题”时,有80.5%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对于宗教的本质没有清晰的认识。仅有10.6%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思想的本质有着明晰的认识
2.对思想功能的认识不全面。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3.6%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思想功能有着正确的认识,75.8%的被调查者对思想功能认识模糊,仅把思想看做一种心灵的寄托,其中67%的人在遇到困惑时会随遇而安或者求助其他外在力量
3.对思想观念与思想风潮的认识不清晰。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都对思想观念有初步的认知,但是对于思想观念和思想风潮却不能够清晰地区分。64%的被调查者竟然认为一切跟思想观念有关的都是思想风潮;23%的被调查者表示出于对思想观念的不理解,这一结果显示出大学生对思想观念与思想风潮的认知还处于不清晰的状态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评价的情感倾向性
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等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都有《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系统地学习过相关知识。《思想道德修养》是针对大学生培养思想道德修养的一本教材。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医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受到熏陶,这不自觉地提高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89.5%的医学专业的被调查者对于中国古代儒释道宗教有较多关注,且有较高评价
(三)思想观念选择的实用性
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不愿透露自己的思想观念的真实状况,并认为这是他们的个人隐私,希望不被外界打扰;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在学习之余会阅读思想类书籍,并已经形成坚固的思想观念。笔者在同被调查者聊天和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对思想观念一类的书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普遍都有学习和生活中的受挫经历,在树立正确思想的过程中似乎完成了一种思想对现实的超越,从而可以“脱离苦海”。部分大学生出于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等接触此类书籍,并逐渐喜欢上这味“心灵鸡汤”;少部分大学生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原因
(一)“思想观”教育的不足引致大学生思想观念肤浅
高校思政教育中关于“思想观”的教育内容偏少,而且仅仅涉及思想的基本定义及作用宏观话题,而在教育大学生如何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2]。面对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竞争现实,高校更多重视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技能性学习,以便能在踏入社会后很快适应社会生活,而相对来说忽视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正是由于思想观教育的缺乏,才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模糊,缺乏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常识,一方面他们对各类思想的热情不敢加以表达,担心自己会被当做“异端”,另一方面他们在心理困惑时需要这份“心灵鸡汤”送来温暖。这更加增强了思想的神秘性,思想观念变得愈来愈“不可言说”。这种现状反映了大学生思想观教育的不足和缺失
(二)传统文化的思想维度对医学生的思想评价有重要影响
医学类院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