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工作底稿编制实务及案例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对企业历史年度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 1、财务效益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2、资产运营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 3、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速冻比率 4、发展能力分析 销售收入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六、核查验证 利用收益法评估的,补充评估专业人员清查核实情况说明,作为收益法评估工作中的核查验证分析过程的有效记录清查核实情况说明内容包括:对标的资产业务模式的核查,对标的资产历史合同、财务信息的核查,对标的资产基准日当期合同、收益预测执行性的核查,对标的资产中长期收益预测趋势可行性的核查等 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操作类底稿编制-收益法SY-6 采用收益法评估的证券类评估项目,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SY-8折现率-期中折现 1、评估基准日为2017年12月31日 第一年折现期=0.5,第二年折现期=1.5,第三年及之后折现期=上一年的折现期+1 2、评估基准日为2017年3月31日 第一年折现期=(12-3)/2/12=0.375,第二年折现期=(18-3)/12=1.25,第三年及之后折现期=上一年的折现期+1 3、基准日为2017年6月30日 第一年折现期=(9-6)/12=0.26,第二年折现期为=(18-6)/12=1,第三年及之后折现期=上一年的折现期+1 4、基准日为2017年9月30日 第一年折现期=1.5/12=0.125,第二年折现期=9/12=0.75,第三年及之后折现期=上一年的折现期+1 市场法底稿整理 上市公司比较法是指获取并分析可比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数据,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具体方法。 交易案例比较法是指获取并分析可比企业的买卖、收购及合并案例资料,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具体方法。 市场法底稿整理-上市公司比较法 价值比率通常选择市盈率(PE)、市净率(PB)、企业价值与折旧息税前利润比率(EV/EBITA)、企业价值与税后经营收益比率(EV/NOIAT)等 市场法底稿整理-上市公司比较法 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成本费用三个方面选取了9个经济指标,分别是盈利能力指标:ROE、ROA、营业利润率;发展能力指标: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成本费用指标:赔付支出率、管理费用率、提取责任准备金率 市场法底稿整理-上市公司比较法 流动性折扣率如何考虑 序号 行业名称 非上市公司并购 上市公司 缺少流通折扣率 样本点数量 市盈率平均值 样本点数量 市盈率平均值 1 采掘业 9 20.18 29 41.9 51.80% 2 传播与文化产业 17 34.85 14 48.8 28.60% 3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9 18.47 55 25.48 27.50% 4 电子 19 23.81 135 45.92 48.20% 5 房地产业 21 13.53 61 27.99 51.60% 6 纺织、服装、皮毛 8 23.25 28 37.75 38.40% 7 机械、设备、仪表 90 25.95 135 45.1 42.50% 8 建筑业 15 18.92 40 27.5 31.20% 9 交通运输、仓储业 12 16.06 42 30.64 47.60% 10 金融、保险业 50 19.68 31 29 32.10% 11 金属、非金属 28 23.81 74 41.68 42.90% 12 农、林、牧、渔业 8 37.04 9 55.01 32.70% 13 批发和零售贸易 54 17.25 59 36.78 53.10% 14 社会服务业 60 27.03 36 43.18 37.40% 15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28 18.34 99 38.89 52.80% 16 食品、饮料 8 18.33 45 42.16 56.50% 17 信息技术业 89 34.85 47 61.18 43.00% 18 医药、生物制品 30 28.53 73 42.16 32.30% 19 造纸、印刷 6 17.48 10 35.89 51.30% 20 合计/平均值 571 23.02 1022 39.84 42.20% 市场法底稿整理-交易案例比较法 交易案例如何选取?-两种 指标如何修正? 1、资产规模:资产规模系数 2、财务效益: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利润率、盈利现金保障倍数、总股本收益率 3、资产质量: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4、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获利倍数、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 5、发展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