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胡克定律實验报告.doc

发布:2017-01-12约2.6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胡克定律及其拓展(传统实验) 实验目的 1.探究弹性限度内引起形变的外力的形变x是否成立; 2.探究弹性限度内是否成立。 3.用作图标记法直接获取F-X的图像 实验原理 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F=-k·x或△F=-k·Δx,其中k是常数,是物体的劲度(倔强)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它是形变量(弹性形变),k的单位是牛/米。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弹性定律是胡克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力学最重要基本定律之一。胡克的弹性定律指出: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 -k·x 。k是物质的弹性系数,它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负号表示弹簧所产生的弹力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x; 2.控制弹簧的匝数N,然后通过计算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并验证k。 3.用作图标记法画出F-X图像 实验器材 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四个弹簧 白板 卷尺 钩码 实验步骤 课题一: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0; 2.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1,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此时长度l1; 3.仿照步骤2,得到F2,F3,F4,F5,F6和l2,l3,l4,l5,l6; 4.换用另一根弹簧,重复1-3步; 5.整理器材。 课题二: 1.固定弹簧,用刻度尺测出弹簧长度l0; 2.使弹簧匝数为N1,在其弹性限度内用钩码在弹簧挂钩上加一个力F1,用刻度尺测出弹簧此时长度l1; 3.仿照步骤2,得到N2,N3,N4,N5,N6,F2,F3,F4,F5,F6和l2,l3,l4,l5,l6; 4.换用另一根弹簧,再重复1-3步5次; 5.整理器材。 ? 课题三: 将四个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弹簧的长度。? 2.在弹簧下挂1个钩码,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 3.分别在弹簧下挂?2、3、4个钩码,依次量出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 5.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 6.按照坐标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直线上,但要注意使直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7.用作图标记法直接获取F-X的图像 8.整理器材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课题一 F(N) l0(cm) l(cm) x=l-l0(cm) (N·m-1) 1 0.5 10.00 11.90 1.90 26.3 2 1.0 10.00 14.00 4.00 25 3 1.5 10.00 16.00 6.00 25 4 2.0 10.00 18.00 8.00 25 5 2.5 10.00 19.90 9.90 25.3 6 3.0 10.00 21.90 11.90 25.2 F(N) l0(cm) l(cm) x=l-l0(cm) (N·m-1) 1 0.5 9.50 12.80 3.30 15.2 2 1.0 9.50 16.20 6.70 14.9 3 1.5 9.50 19.50 10.00 15 4 2.0 9.50 22.80 13.30 15 5 2.5 9.50 26.00 16.50 15.2 6 3.0 9.50 29.30 19.80 15.2 课题二 F(N) l0(cm) l(cm) x=l-l0(cm) (N·m-1) N 1 0.5 8.10 9.60 1.50 33.3 30 0.033 2 1.0 8.10 11.10 3.00 33.3 30 0.033 3 1.5 8.10 12.60 4.50 33.3 30 0.033 4 2.0 8.10 14.10 6.00 33.3 30 0.033 F(N) l0(cm) l(cm) x=l-l0(cm) (N·m-1) N 1 0.5 10.00 12.50 2.50 20 50 0.020 2 1.0 10.00 14.80 4.80 20.8 50 0.020 3 1.5 10.00 17.40 7.40 20.3 50 0.020 4 2.0 10.00 19.80 9.80 20.4 50 0.020 F(N) l0(cm) l(cm) x=l-l0(cm) (N·m-1) N 1 0.5 12.10 15.40 3.30 15.2 70 0.0143 2 1.0 12.10 18.70 6.60 15.2 70 0.0143 3 1.5 12.10 22.00 9.90 15.2 70 0.0143 4 2.0 12.10 25.20 13.10 15.3 70 0.0143 数据处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