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结构化学--2015复习提纲讲述.doc

发布:2017-03-23约7.9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结构化学》 (*要求了解的内容,一般不出现在考试中) 第一章 量子力学基础 10%~12% 一.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1.量子,量子化,量子论 (1). Planck的能量子假设 能量子: ?0=hν E=n* ?0 h为普朗克常数 量子化:对于微观粒子,某些物理量如能量,动量的变化不再是连续的,这些物理量有最小单位,称为量子。这些物理量则是量子的整数倍。这就是量子论。 量子假设看起来简单,它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量子论中,能量的表达是和经典的电磁理论是完全不同的。与频率和量子数相关。 在经典的电磁理论下,与振幅相关。 光电效应最终合理的解释就直接地说明在微观世界中,与频率和量子数相关,而与振幅无关。 Einstein光子假设的提出正好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现象。 (2). Einstein的光子假设 a)光子,,光的强度正比于单位内光子数(光子密度?)。 b)光电效应: (光子碰撞电子) 功函数: 电子的动能与光强度无关,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 光电子动能的计算(包括光电离) 。 c)光子的波粒二象性,。(光子的粒子性) (3). Bohr的原子结构理论 定态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在某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有固定的能量,不辐射能量,处于稳定状态,也就是定态。 Bohr的原子结构理论不仅提到能量量子化,还进一步提出角动量也是量子化。 拉曼谱系(的电子跃迁导致的发射光谱) 2. 物质波 由Einstein光子学说,我们可得出光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这两种特性并不矛盾。 在Einstein光子假设中,,就显示光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德布罗意由类比法,提出物质也具有波动性。 实物粒子的波长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有时表现出粒子性,有时变为波动性。实际上微观粒子既不是经典粒子,也不是经典波。 3. 测不准原理 微观粒子的一个表现是测不准原理: 4. Pauli原理 一切微观粒子都有自旋运动。对于电子,在原子轨道或分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 电子,这两个电子的自旋状态。 5. 学习要求 (1) 量子,量子化的概念与物理意义,物质波动性的理解,测不准原理与物质波动性的关系。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比较。 (2) 光电效应、光电离,物质波波长的计算。 (3) 习题 物质波波长、不确定性、光电效应、势阱进自由粒子的能级与跃迁能等计算。电子伏特能量: 二.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 1. 五条基本假设的基本内容 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四条基本假设: (a) 任何微观系统的运动状态都可用波函数来描述。 (b) 对于微观系统(体系)的每一个可观测量的力学量,都对应着一个线性厄密(自厄)算符。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是描述微观系统的数学形式,而算符则是表达力学量的数学工具。 波函数隐含了微观系统的一切可能的信息。需要通过对波函数进行某种运算才能求得微观系统得力学量。 (c) 若一力学量的算符作用于波函数等于常数a乘以原函数,即 则对于波函数所描述的状态是一稳定状态,称为本征态,力学量A有确定值a,常数a称为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值,称为的本征函数。上式称为的本征方程。 (d) 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波的叠加原理同样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e) Pauli原理: 对称波函数与反对称波函数。 自旋运动:微观粒子都有自旋运动,自旋运动是粒子的本性,不仅电子有自旋运动,其他粒子也有如组成原子的质子和中子有自旋运动,光子、介子等也有自旋运动。 粒子的运动状态——完全波函数 Pauli不相容原理的两个推论 2 学习要求 (1)波函数的条件 波函数要是连续的,且它的一次微商业要求是连续的;单值有限;平方可积。 (2)正交归一的物理意义(波函数的正交归一,原子轨道,杂化轨道,分子轨道都是要满足正交归一,但是多电子波函数是单电子波函数的乘积,则波函数是正交的但不一定要求是归一化的) 正交意味在同一空间中,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处于两个不同的运动状态,归一化意味着粒子在空间中出现的概率为1。 (3)叠加原理中的系数的含义 (4)薛定谔方程及其物理意义 本征方程,本征函数,本征值,本征态的含义 (5)常用力学算符的形式,动量算符,动能算符,势能算符,Hamiltonian算符。 (6) 力学量获得的方法 (本征方程—本征值,平均值) 3. 学习要求 电子的自旋运动,Pauli原理的两个推论。 三. 势阱中自由粒子的运动——初步运用量子力学方法 1.自由粒子的微观基本特征 (1). 自由粒子的运动状态具有多样性。 (2). 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