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城乡改革不断深入[共33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温故而知新;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标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乡不断深入,其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三: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如何改革?(经济体制);看书P48—49,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这段花鼓词说明农村改革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党和人民怎样解决这个弊端? ;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同一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动脑筋;小岗村的改革及成就 ; 这种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的土地管理方式俗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大包干”。 ;行政机构的改变;小组讨论 看书P48—49,讨论:;建国后,我党在农村的政策:; 对比这些政策及结果,农村政策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原因、意义 ); 材料: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农民收入的近1/3、工业增加值的1/2、出口创汇的近2/5都来自乡镇企业,而且这些都是国家财政很少支持的情况下实现的。1996年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达13508万人;200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28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33%。到2000年底,有38家乡镇企业的商标成为全国驰名商标,有216个产品获得中国乡镇企业名牌称号。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小组讨论;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三、国有企业改革;城市的??济体制改革 ;二十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小组讨论;2.如何看待改革浪潮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企业破产、职工下岗、东西部差别、环境污染等? ;农村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率先实行的地方:安徽、四川
②意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推动了
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③评价:这项改革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的愿望。
2.乡镇企业的发展
①原因:A.城乡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B.大批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②意义:为实现劳动力转移,为农民致富和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
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国有企业
①1978-1984:扩大企业自主权
改革的主要阶段 ②1984-1993:下放经济计划管理权限,实行多
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③1993以后:转换机制、制度创新阶段,到2000
年底,初???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小 结;1、“文革”后,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
A 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取消人民公社
D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 适应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 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1.右面表格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D.义务教育制的推行
2.下列关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B.为实现农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