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苏泗庄闸清淤工程土体滑坡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教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苏泗庄闸清淤工程
土体滑坡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
为确保苏泗庄闸的安全运用,2006年9月至10月,进行了清淤大修工作。为了对水闸涵洞内进行检查,清淤工作必不可少,在清淤期间曾出现一次较大滑坡,一次滑坡量达480m3,对清淤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对后续工作也造成了较大影响。通过对现场的调查了解和情况分析,终于查清了滑坡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在较短时间内使问题得以较好解决。现将具体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滑坡的成因分析
1.1、土质的原因
苏泗庄闸上游土体存在着土层地质变化复杂、软土地层、渗水严重等情况,在外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沉陷、位移等现象,给清淤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危害。
1.2、渗流的原因
该闸清淤工程中,上游土体滑坡排水设备、淤填土料的存在软弱夹层,特别是淤填土料为淤泥质粘土的,这部分土料长期处在浸水饱和状态,强度弱而自重大,其下滑力较大。当水位降低时,由于淤泥质的渗透力,原土体临水侧的阻滑压力在减少。所以当清淤作业时,堤身内的渗流力和自重等主滑动力不断增加,而阻滑水压力在减少,一旦土体强度不够就易引起渗流失稳。
1.3、 清淤方面的原因
该闸清淤断面尺寸由设计规划和稳定分析确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上下游断面很难做到,这是因为:
①由于清淤一般由机械操作,加上其对象是高含水淤泥,在施工中要完全按设计进行几乎是不可能,所以断面尺寸很难控制;
②如果河床中的土质较软弱为淤泥质土或者垃圾沉积物等,在机械器具的扰动和高压水力泵枪的冲刷下(断水作业)会带动周边土体的塌方和淤泥土的流动。如果在稳定中起阻滑作用的镇压部分被挖,造成堤身安全稳定系数下降,就可能导致失稳。
1.4施工附加外力作用的原因
该闸清淤工程施工中,由于是水中作业,水下的淤泥受到水力的冲刷和拖吸力等,在这些力的综合作用下,如果坡度或上体强度不够,就可能产生失稳现象。
1.5其他原因
除上述几种原因外,如果上游段的地基基础较软弱,通过上部裂缝渗水;清淤开挖过深在施工前又没有进行处理等,也有可能引起失稳。上述各项原因也并非是独立的,其中任何一种或两种原因,甚至多种原因组合都能引起土体失稳。
2、 滑坡的预防措施
该闸清淤工程滑坡的产生的原因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变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等,主要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2.1选择合理的清淤断面
(1)根据土质、岸上建筑物和土体稳定情况重新进行断面设计。对于坡脚埋深较浅的,采取了大边坡方式或以留平台和提高平台高程的方法。对于软弱基础地段,考虑基础加固措施,将边坡由1:3放缓至1:5左右,以保证边坡本身的安全。
(2)通过稳定分析确定后,还充分考虑了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超挖情况,采用规范允许的超宽、超深值进行校核。
2.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该闸清淤工程产生的外因主要是施工作业产生的,跟施工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预防滑坡产生的主要措施。
(1)对照设计资料深入工地调查,按照实地情况和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做出详细施工组织设计,对存在问题做出处理预案。
(2)由于软弱地基础机械水中作业,施工时要控制开挖的速度和施工顺序,严格控制超挖的数值。将常规的先掏槽后扩坡的施工方法改为由上而下,按梯形断面开挖。对清淤面较窄,基础土质较好或滑坡后产生影响不大的地段,可以采用断水作业,利用水力机组冲填结合人工开挖施工,这种方法清淤较彻底,效果较好。
(3)施工中注意了观察,及时发现上部开裂、沉陷变形、土质变化情况,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4)施工弃土及时远运,不能堆放在沿岸。
一是防止雨天淤泥回淤;二是防止堤防在淤泥的堆压下产生滑坡。外运确实有困难的做好围堰集中堆放,而围堰离岸坡保持一定的距离,弃土坡脚至河岸边缘的最小距离按≥(10+H/2)m,(H为弃土顶至清淤底高差)控制为好。围堰内的积水要按照要及时提排。
3、滑坡处理措施
? ??该闸上游滑坡的处理措施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控制防止滑坡的继续扩展延伸阶段;二是在滑体达到稳定后修复处理阶段。
3.1 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3.1.1 停止排水提高水位稳定滑体
水位提高后将降低渗流的出口比降和堤身的浸润线,达到降低渗流的破坏能力,提高后水位还可以增加堤前的阻水压力,起稳定堤身作用。
3.1.2 卸载阻滑
卸载即减少滑体的滑动力,将产生滑动力的滑动体开挖削坡,放缓边坡。阻滑指在阻滑体部分(一般在坡脚处)抛石增加压力,以达到阻滑力增加。
3.1.3 封闭裂缝
发生滑坡后,土体将产生一组纵横向的裂缝,这些裂缝都是产生滑体时土体之间产生拉应力,互相挤压开裂而成。用塑料薄膜封闭裂缝,以防渗水形成集中渗漏产生冲刷破坏或加宽裂缝,再次沿裂缝产生滑动或塌落。
通过采取以上几种措施,有效的控制滑坡的发展。
3.2处理措施
3.2.1 打桩处理
采用填压法或留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