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气味与颜色的脊尾白虾新鲜度评价.pdf

发布:2017-05-08约2.91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7 卷 第9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7 No.9 344 2011 年 9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Sep. 2011 基于气味与颜色的脊尾白虾新鲜度评价 ※ 唐 琳,屠 康 ,潘磊庆,惠 腾,陈晓博,谢一平,刘 明,刘 鹏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南京210095 ) 摘 要:该文旨在建立一种检测脊尾白虾新鲜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电子鼻与色差仪研究在 4 ℃冷藏条件下不同新鲜 度脊尾白虾的气味和颜色的变化规律,分别建立气味、颜色、气味结合颜色的 3 种新鲜度等级预测模型,并进行比较分 * 析。结果表明,根据LAB 表色系统,b 值随脊尾白虾鲜度的劣变呈正向线性相关;电子鼻可将不同新鲜度等级的脊尾白 虾进行准确区分,并确定了反映其新鲜度变化的气敏传感器有5 个 (S 、S 、S 、S 、S );利用气味、颜色、气味结合 6 7 8 9 10 颜色建立的 3 个新鲜度等级预测模型都具有可行性 (平均准确率≥90.0% ),其中气味结合颜色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率最 高,达到98.8%,依次为气味、颜色模型。因此,可根据气味结合颜色的预测模型对脊尾白虾新鲜度等级进行预测。 关键词:模型,预测,农产品,电子鼻,色差仪,新鲜度,脊尾白虾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1.09.060 中图分类号:TP216, TS2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1)-09-0344-05 唐 琳,屠 康,潘磊庆,等. 基于气味与颜色的脊尾白虾新鲜度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9):344-348. Tang Lin, Tu Kang, Pan Leiqing, et al. Evaluation of E.carinicauda freshness based on odor and color models[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 11, 27(9): 344 -34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征参数以及建立相关的新鲜度模型。色差仪具有检测速 0 引 言 度快,廉价且具有一定精度,仪器设计简单,结构坚固, 脊尾白虾是中国近海重要经济虾类,其产量仅次于 适合在实验室环境及生产环境中离线操作,不利于实际 中国对虾和中国毛虾。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海米, 应用推广。 有 “金钩虾米”之称,是目前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品 气味和颜色在脊尾白虾劣变过程中的变化较明显, 种。但由于肌肉中含水率高、组织脆弱、天然免疫物质 是虾新鲜度的敏感指标。虾体死亡后,在微生物的作用 [1] 少等特点,比一般的动物肉组织容易腐败,不易贮藏 , 下,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质被分解为氨、三甲 新鲜度难以保证。传统上评价水产品鲜度的方法主要是 胺、吲哚、硫化氢、组胺等低级产物,使虾体产生具有 感官评定,但主观性强。常用的化学方法是挥发性盐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