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市三林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上海市市三林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和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不同
B.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是从膜的通透性开始的
C.病毒进入人体后,淋巴细胞首先对其发起攻击
D.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下列有关家庭制作苹果醋的操作错误的是()
A.选取成熟度高的苹果洗净榨汁
B.向苹果汁中加入适量蔗糖和抗生素
C.碗中加少量米酒敞口静置,取表面菌膜
D.醋酸发酵阶段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搅拌
3.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D.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是由于K+外流、Na+内流而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
4.圆褐固氮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将大气中的N2固定成NH3),并且能够分泌植物生长素,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某研究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固氮菌并进行计数,然后制成菌肥施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圆褐固氮菌固定的氮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
B.可用酚红对选择培养的圆褐固氮菌进行鉴定
C.筛选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有机碳源
D.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所培养的菌落进行计数
5.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
B.“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
C.“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
D.“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随着“蚂蚁森林”的推行和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阿拉善、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已经种上梭梭树等树木,以前的沙漠,现在已是绿油油的一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沙漠变绿洲过程中生物量逐渐增加
B.沙漠变绿洲属于群落演替的次生演替
C.“绿洲”的最终平衡状态取决于人类活动
D.沙漠变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
7.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B.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C.研磨叶片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
D.加入无水乙醇越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
8.(10分)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C.染色体上DNA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增添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二、非选择题
9.(10分)研究人员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组合型生态浮床,并开展对受到生活污水污染的池塘水净化的实验,研究中设置了四组实验:组合型生态浮床植物对照组(仅等量美人蕉)、基质对照组(仅等量球形塑料填料)和空白对照组,图2是本实验测得的水体总磷量变化。请回答:
(1)实验开始前,浮床所用的球形塑料填料先要进行灭菌处理,再置于待治理的池塘水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4d(每两天换水一次),直到填料表面形成微生物菌膜。选用池塘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固定的微生物大多数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成分)。
(2)生态浮床上美人蕉旺盛生长的根系有较强的泌氧能力,能为填料表面微生物提供适宜微环境,美人蕉与填料表面微生物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美人蕉既能净化水体又有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
(3)图2实验结果说明组合型生态浮床对总磷量去除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通过美人蕉和微生物吸收磷并同化为自身的_________等生物大分子,在生态系统中这些磷元素可能的去向有_________。在浮床种植植物的根部增加填料固定微生物,对水体磷去除具有_________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水体生态修复效率。
(4)在将组合型生态浮床投入池塘进行污水治理过程中,常常会再向池塘中投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