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504-2016 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40
B66
备案号:51791-2017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504—2016
代替 DB36/T 504-2006
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6 - 09 - 28 发布 2016 - 12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 T 50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永丰县官山林场、安福县林业局、
乐安县绿园生态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志光、罗坤水、黄小春、林小凡、李新、汪维、余翔华、聂煜、陈康、彭晓
民、邹卫华。
本标准代替DB36/T 504—2006《马尾松大径材 栽培管理》。本标准与DB36/T 504—2006相比,主
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使标准名称更为规范。
——增加了马尾松大径材培育的初植密度,进一步规范了抚育间伐技术要求,有利于马尾松大径材
培育管理及生产应用。
II
DB36/ T 504—2016
马尾松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尾松大径材培育的造林地选择、良种壮苗、整地、造林密度、栽植、抚育管理、施
肥、间伐、收获等。
本标准适用于马尾松大径材培育。
2 造林地选择
2.1 前茬地
适宜作培育马尾松大径材生长良好的采伐迹地等。
2.2 地形
应首先考虑海拔在300m~800m的高丘、低山地貌类型。局部地形适宜选择山坡中、下部;坡向为阳
坡、半阳坡;坡度小于30º。
2.3 土壤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黄棕壤、黄红壤、黄壤或红壤为宜。
立地指数16以上。
3 良种壮苗
选择优良种源及经过审(认)定适合江西的马尾松良种繁育的Ⅰ级苗。
4 整地
采用带状与穴状整地,水平带环山整地,做到内低外高,深挖30cm~40cm后打穴。带状与穴状整地
的栽植穴的深度和底径都要达到40cm,表土回穴。
5 初植密度
初植株行距为2.0m×1.5m或2m×2m(2490株/ hm2 2
~3330株/hm )。
6 栽植
6.1 时间
裸根苗造林时间,12月中上旬至次年1月中下旬,选择雨后阴天栽植。
1
DB36/ T 504—2016
容器苗造林时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的容器苗,宜于次年3月~4月出圃造林;3月下旬播种的
容器苗可于当年5月~6月上旬,用于补植造林。
6.2 苗木运输
尽量减少长距离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防止风吹日晒,做到当天取苗当天栽植完,栽不完的苗木应假
植好。
6.3 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