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化学教学纲要.DOC

发布:2019-01-14约1.4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基礎化學 教學綱要 (壹)教學目標 一、瞭解化學與環境、科技和生活的相關性及其基本知識。 二、熟練化學的基礎實驗活動,養成學習科學的正確方法,並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陶冶學習化學之興趣及愛護環境和生物保育之情操。 (貳)時間分配 學分數:2學分,上課週數:18週,每週授課:2節,合計:36節。 (參)教材大綱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教學參考節數 備註 一、原子與分子 (一)道耳吞原子說 (二)亞佛加厥定律及分子 (三)原子量與分子量 (四)莫耳的概念與亞佛加厥數 6 二、氣體的性質 (一)氣體的通性 (二)波以耳定律 (三)查理定律與絕對溫度 (四)氣體的擴散現象及應用 不涉及理想氣體方程式、氣體動力論 不涉及擴散速率的計算 單元主題 內容綱要 教學參考節數 備註 三、溶液的性質 (一)溶液的概念 (二)濃度表示法 1.重量百分濃度 2.體積莫耳濃度 3.百萬分濃度(ppm) (三)飽和溶液與溶解度 不涉及重量莫耳濃度與當量濃度 四、化學式與化學反應式 五、酸鹼反應 六、氧化還原反應 (一)化學式與分子模型 1.簡式及分子式 2.分子模型 (二)化學反應式與其均衡 1.化學反應方程式 2.觀察均衡法 (三)簡單的化學計量 (四)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1.放熱與吸熱反應 2.能源及其應用 (一)水溶液的酸鹼度與pH值 (二)阿瑞尼士酸鹼學說 (三)酸鹼中和概念與指示劑 (一)氧化數 (二)氧化劑與還原劑 (三)鐵的生鏽與防治 8 不涉及示性式與電子點式 不涉及構造式,僅介紹分子在空間有形狀 不涉及氧化數法與半反應法 不涉及限量試劑 不涉及反應熱計算 不涉及定量酸鹼計算 僅討論簡單的氧化數法則 七、原子結構 (一)原子模型的科學史 (二)原子序與同位素 (三)原子序1-20號元素的電子排列 (四)元素的規律性及週期表 8 僅以K、L、M、N的軌道模型說明,不涉及量子力學 單元主題 相關知識 教學參考節數 備註 八、物質的形成與性質 (一)共價鍵與分子化合物及網狀固體 (二)離子鍵與離子化合物 (三)金屬鍵及金屬 九、有機化學 (一)有機化合物的種類(烷、烯、炔、醇、酸、酯、胺、醯胺) 6 僅介紹基本定義 十、生物體內的物質 (一)醣的種類與性質 (二)胺基酸與蛋白質 (三)DNA與RNA 4 不涉及詳細化學構造 十一、聚合物 (一)聚合物的形成 (二)常見的聚合物 1.天然聚合物(澱粉、纖維素、天然橡膠) 2.合成聚合物(耐綸、達克綸、塑膠 涉及詳細化學構造 化學為實驗科學,應注重化學實驗;以物質的狀態、物質的變化及生活中的化學等主題,設計共4小時的實驗活動。 4 (肆)教學注意事項 一、每單元主題,教師應配合技能項目做相關之實驗,或做演示實驗,以使學生有科學精神和求真、求實之科學態度。 二、教師教學時,應以學生既有的知識或經驗為基礎,多舉生活上的實例以引起學習的動機;並應本因材施教之原則,重視個別輔導。 三、學生成績的評量,除學校規定的筆試及作業成績外,教師在教學時,應考核學生發問、作答、辯駁、討論等方面的表達及思考能力,作為重要的平時成績。並以診斷教學的成效,且評估學生的學習成就, 加以改進與補救,以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教材之編選以理論與生活化教材並重,並與國民中學理化科課程銜接,以學生的經驗為中心,選取本土化之教材,激發學生學習之興趣。 五、實驗活動所需藥品及器材應充分供應,並得配置管理人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