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四川省成都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摸底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省成都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摸底测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80米 B.220米 C.300米 D.420米
2.R河流经甲村后流向
A.正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正东方向 D.东南方向
3.甲村与M山峰的水平距离约为
A.9千米 B.12千米 C.15千米 D.18千米
读某区域图,回答4~6题。
4.图示区域常年盛行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5.导致图中卑尔根港冬季不冻的重要原因是
A.地形 B.降水 C.洋流 D.河流
6.图中甲地湖泊众多,某形成原因主要是
A.断裂下陷 B.火山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下面为欧洲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该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读图回答7~9题。
7.该河流径流量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9.该河流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的气候资优势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降水丰富 C.夏季光照充足 D.冬季昼夜温差大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M河谷的成因主要是
A.板块张裂 B.挤压凹陷 C.地壳上升 D.断裂下陷
11.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 B.水土流失 C.壤盐碱化 D.酸雨
读下面右边某岛国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该岛屿地势
A.中部高四周低 B.南端高北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4.图中N地一月降水丰富的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影响
B.受西风带控制
C.受东北季风影响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15.影响该岛国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有
A.地形和海陆位置
B.地形和植被
C.河流和气候
D.市场和交通
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16~19题。
16.图中M地的旱灾频次可能为
A.25次 B.30次 C.35次 D.40次
17.从图中看,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8.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小 B.受高气压控制 C.地下水位下降 D.工业用水增大
19.下列关于防御干旱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 B.兴建水利工程 C.培育耐旱品种 D.大量开采地下水
读某气象站(1oN,35oE,海拔1875米)气候资料,据此回答20~22题。
1月 4月 7月 10月 气温(oC) 27.0 25.8 23.3 25.1 降水量(mm) 20.4 190.3 123.3 91.5 日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8.3 6.5 6.2 7.2 20.该气象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1.与同纬度的刚果盆地比较,形成该地气候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22.该气象站1月日平均日照时数高于7月,主要是因为该地1月
A.正午太阳高度大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辐射强 D.晴朗天气多
下图为半球示意图,M为昏线。读图回答23~25题。
23.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4.此时,北京时间为
A.4点 B.8点 C.16点 D.20点
25.这一天,我国东北地区的昼长约为
A.16小时 B.13小时 C.11小时 D.8小时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