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上课3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门三父子
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
峨眉共比高
苏洵
苏轼
苏辙
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斥低劣小人”。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倒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方方《喜欢苏东坡》
《枯木竹石图》
《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皆为传诵名篇。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等均出其门下,并称“苏门四学士”。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元丰二年,苏轼
因诽谤朝廷,讽刺新法
的罪名被贬黄州。黄州城外
有一块红色的岩壁,相传是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战场。苏轼
在此期间经常与朋友夜游赤
壁,月下泛 舟。写下了光耀
千古的前后《赤壁赋》与
《念奴娇·赤壁怀古》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尊(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义(第一节)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 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农历每月十六
通“嘱”,指劝人饮酒
弥漫,充溢
任
往
广阔,辽远
凌空
介词,在
介词,从
介词,在
代词,它,指“一苇”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状后倒装
状后倒装
状后倒装
为何而乐?
问题1:赤壁这个地方的景色到底怎么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万顷之茫然。
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
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
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
江的心情?
愉悦(乐)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乐在何处
一、良辰:七月既望
二、美景: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三、豪情: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今晚作业
翻译: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 、渺渺兮予怀。
二、晨读晚练 第五页 1、2选择题
翻译: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重点翻译:少焉、状语后置、徘徊
不一会,在东山的上面月亮升起来,在斗牛星宿之间慢慢来回移动
翻译: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所如、定语后置
任凭小船去任何地方,越过宽阔的江面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江水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但是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