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TV的勾画 CTV 前界:悬雍垂前缘 后界:椎体前缘 外界:茎突内缘,翼内肌内缘 C1 C2 椎间盘层面 根治性放疗后鼻咽残存癌的预后 提高局部剂量可提高局控率和生存率: 鼻咽局部复发率由58%下降到35%; 5年生存率由21%提高到54%; 肉眼残存病变的消退情况: 52%可在3个月内消退; 68%可在6个月内消退; 根治性放疗后鼻咽残存灶病理 有癌残存或/和间质放疗反应不明显,应给加量照射; 随机研究结果表明加量放疗后2年局部复发率由36%降至6%; 无癌且间质反应明显则可予视察,因2年复发本仅为4%; 放疗前为高分化鳞癌,放疗后肉眼残存75%局部复发,残存灶活检阳性100%复发。 根治性放疗后鼻咽残存灶的治疗 残存灶较大: 体外照射加腔内照射,可试用大加量低分割放疗,每次4Gy,每周2次,总量16~20Gy; 残存灶较小: 腔内放疗,以粘膜下0.5cm为参考点,8~10Gy/次,间隔7~10天,补充1~3次不等; 根治性放疗颈淋巴结残存的处理 颈淋巴结照射60~70Gy残存率为36%; 颈淋巴结越大残存率越高: 小于3cm的残存率为25%; 大于8cm的残存率为88%; 残存淋巴结的消退情况: 2~3cm淋巴结残存灶约有42%可在2~3个月内消退 根治性放疗颈淋巴结残存的处理 2~3cm的残存淋巴结在2~3个月不消退,可局部切除手术; 淋巴结多个,有粘连或大于3cm,需颈清扫术; 切除后病理无癌或虽有残存癌,但有明显退变坏死、胞膜完整、切除干净,可予观察; 术后仍有残存癌,或周围有粘连,分离因难的,或颈清扫淋巴结阳性率高,术后应放疗,小野补充30~40Gy; 清扫后发现有多数淋巴结转移术后应全颈照射30~40Gy; 鼻咽及颈部均有残存癌的处理 姑息缓解症状为目的,不必强求肿瘤完全消退; 鼻咽不必给予高剂量追加照射; 颈淋巴结也不必手术。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情况 放疗后鼻咽、颈部复发率为40~60%; 2—3年内复发的占70~85%; 复发时间间隔越短生存率越低: 6个月内复发再放疗5年生存率为0; 3年后复发再放疗5年生存率在30%左右; 鼻咽癌根治放疗后复发的处理 鼻咽局部复发或/和颅底复发只给鼻咽或/和颅底局部照射; 有颈淋巴结复发或转移才照射颈部; 要用小野、多野、多方位技术; 放疗剂量应给足量; 鼻咽癌再程放疗后情况 肿瘤消退率为70~90%; 5年生存率: 单纯鼻咽为16~25%; 单纯颈部为25~34%; 再程放疗后复发行三程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4~11% 化学治疗 鼻咽癌的化疗目前仍有不同意见,从理论上讲,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易远处转移,应用化疗可预防和治疗远处转移,应该是提高鼻咽癌疗效的重要手段。但从临床实践看,鼻咽癌的化疗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药物显效缓慢且缓解期短,并可加重全身和局部反应,致使中途被迫停止放疗而延长了放疗时间,总的5年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目前应用化疗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化疗作为放射增敏 2、预防远处转移 3、对已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化疗起治疗作用。 手术治疗 由于鼻咽部位的特殊结构,使鼻咽癌不适合行单纯手术治疗,主要是配合放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用手术治疗: 1、局限于鼻咽腔内的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或恶性混和瘤(最好是局限于顶壁或顶后壁),可考虑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根据病情可给术前或术后放疗或术前加术后放疗。 2、根治性放疗后鼻咽病变已消退,而颈淋巴结仍有残存者。在观察1~2个月后仍未消退者,可行手术治疗。 3、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无颅底受侵及远处转移但不宜再行放疗,可酌情考虑手术治疗,但疗效不肯定,且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差。 4、鼻咽及颈部病灶已被控制,出现单侧性肺转移或单发性肋骨转移不伴有其他远处转移者,可手术切除。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鼻咽癌的药物很多,如爱必妥、泰欣生、P53等,但临床疗效有待观察,现临床试验提示泰欣生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对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泰欣生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完全缓解率比单纯放疗的患者提高30%以上,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古巴进行的针对无法切除的中晚期头颈癌Ⅱ期临床试验表明,泰欣生联合放疗,肿瘤完全缓解率(CR)为68.75%,中位存活期(MST)为44.3个月,而单纯放疗的中位存活期仅为29.3个月,泰欣生大大提高了头颈癌放疗疗效,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印度进行的针对头颈部鳞癌临床试验表明,泰欣生联合放化疗(顺铂)对照单纯放化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