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使用ppt课件.ppt

发布:2018-07-31约3.82千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提要 ;抗菌药物发展的黄金期 上世纪最重要的医学贡献 很多制药公司投资研发抗菌药物 11 种类抗菌药物 270 种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 抗菌药物的发明挽救了许许多多的生命 然而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又贻害了许多患者 目前某些水域,牛奶均测出有抗菌药物 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最后人类可能会回到无抗菌药物应用的时代 ; 住院病人抗素药物的费用占总药品费用约 34.92% 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 70% 国际平均值约为30%(WHO调查结果) 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高达 90% 联合用药比例超过 50%;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表; 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抗菌药物使用级别高;美国2006年处方量最大的100个药品中只有6 个抗菌药物 阿莫西林(第3) 阿齐霉素(第7) 头孢氨苄(第19) 左氧氟沙星(第15) 环丙沙星(第53) 氟康唑(第62) 强力霉素(第69); 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 (抗菌药物滥用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单项与多项不合理用药情况表;;二 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 抗感染药物所致药源性危害; 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 频度及经费; 三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抗菌药物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常见引起不良反应的 药物分布比例; ; ;[变态反应] 1、过敏性休克及皮疹:较为常见,主要机制是半抗原与蛋白结合成复合抗原,再由IgE介导产生过敏性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与荨麻疹等。 2、药物热:一般发生在用药后1~25天(大多为7~15天),为弛张热或稽留热,需要与原发感染的发热相鉴别。; ;1、神经、精神系统反应: 近年来由于青霉素类用量加大,常可见中枢症状,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称为“青霉素脑病”;鞘内或脑室内注入青霉素类,引发脑膜刺激症或神经根刺激症(颈项强直、头痛、呕吐、感觉过敏、背及下肢痛),大剂量可致高热、惊厥、昏迷、尿潴留、呼吸和循环衰竭;有的可致新生儿颅内压升高;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可引发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猜疑、狂躁或忧郁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ADR; ;值得注意的β-内酰胺类 警惕头孢曲松钠的严重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信息通报第14期) 注射用头孢拉定与血尿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9期)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8期) 警惕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严重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1期) ;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30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g静脉滴注,用药15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全身散在红色皮疹,眼睑、口唇肿胀发红、气促、烦躁、手足冰凉,血压降至45/20mmHg。立即停止输液并吸氧,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mg、非那根20mg、肾上腺素1mg静脉给药,30分钟后,患者好转,皮疹渐退,血压稳定,呼吸平稳。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1期,SFDA,2009年04月20日);;1、肾毒性: 主要是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影响其功能,甚至导致细胞死亡。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管型、红细胞的出现,尿量亦可受影响,重者导致氮质血症。新生儿、早产儿及老年人危险最大。 2、营养不良综合症: 长期口服某些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可致维生素B6等营养缺乏,引发相关症状。 ; ; ; ; ;;大环内酯类ADR; 4、局部:静滴或肌注后,可能产生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疼痛、变硬等,如静滴红霉素乳酸盐。 5、其它:偶可引起药疹、药物热等。可见神经症状(神经麻木、重症肌无力、重症头痛),精神异常,也有胰腺炎、低血糖、类关节炎样症状、牙釉质损害、男性不育及溶血性贫血等相关个例报道。 ; ;;;氟喹诺酮类ADR; 氟喹诺酮类ADR;氟喹诺酮类ADR; ; 氟喹诺酮类ADR ; 氟喹诺酮类ADR ;严重不良反应及有关药物;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病例报告在喹诺酮类品种中较为突出。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为主,其中过敏反应问题较为典型。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2期,SFDA,2009年05月18日);典型病例:患者,男,61岁,因前列腺炎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克、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约30分钟左右病人出现精神异常、兴奋多语、坐立不安、两手向空中抓挠。立即停药,改用头孢曲松钠,1.5天后恢复正常。 ;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