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模式的生物进化论类比研究(定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学发展模式的生物进化论类比研究
万丹 杨述超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要:科学发展的多元进化模式是科学哲学关于科学进步问题的成果之一。与其相对应的生物进化论类比则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我们将从当代生物进化论出发,论证科学发展作为增生式的非目的性过程,其生物进化类比是恰当的。
关键词:科学发展模式;生物进化论;非目的性
声明:决无一稿多投!
在科学哲学中,科学发展模式的研究一直是核心问题之一。从逻辑实证主义至今,可以将科学发展模式划分为进步论和多元论两大阵营。大部分科学哲学家执有科学发展是进步的观点,而以费耶阿本德为代表的少数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家则执科学发展并非进步而是日益多元的观点。
在科学发展进步论中细分,又可以有两大阵营:其一是科学发展的累积进步论,其二是科学发展的多元进化论。就累积进步论而言,从逻辑实证主义者开始,直到波普尔、夏皮尔、劳丹等科学哲学家都可划为该阵营;而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以库恩为代表则是多元进化论者。所谓科学发展的进化论是以生物进化论为模板,为科学发展提供说明和标准。所谓多元并非是指无法衡量是否进化,而是可以从距离原始状态的远近和种类增生来判断进化与否。从这一点上说,库恩认为科学是进化的,现代科学当然比原始科学进步。这与费耶阿本德将现代科学与巫术都算一“元”完全不同。
对科学发展模式的讨论在近年来比较活跃。特别是科学发展模式的生物进化论类比在国际哲学界引起了反思与争论。
一、科学发展的进化论类比与批判
对于科学发展的多元进化论观点,库恩有这样的表述,“有史以来,人类文化的发展,包括科学的发展,都以专业的巨大而持续加速的增生为特征。这一模式显然是科学知识发展的先决条件。……专业化如同物种形成的模式,及深入探究其与生物进化的相似之处。专业化实践与其所在世界越来越紧密的契合,与一个物种与其所处小生境越来越紧密的适应是非常一致的。”
关于库恩的进化论类比, Daniel Paksi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库恩描述的科学进步观是非目的性的,但他却认为生物进化论并非是非目的性的,而是受一些因素决定的目的论体系,因此二者之间不能进行非目的性的类比。
Barbara Renzi批评了Bird Alexander(2000)将生物进化面临的选择压力与科学理论在科学发展中面临的“实验检验”(experiment test)的压力不变的理论进行的线性的、目的性的类比理论。她认为Bird这种类比无论是从生物学角度还是科学角度都过于简单化,因而对库恩的进化论的批评是无力的。例如在科学发展中就没有一个理论假设能够永远地通过一定的检测,因为技术的发展会导致这种检测的发展,所谓的外在不变的实验检验标准是不存在的。但她坚持认为库恩将科学发展与进化论进行的类比是不恰当的,因为她认为无论是生物进化论还是科学进步观都是被环境与背景因素决定的目的性体系,这与Paksi相同。而且她强调认为库恩的类比也过于简单化,库恩类比的进步等概念并不被任何生物学家接受。
Thomas Reydon和Paul Hoyningen-Huene反驳了Renzi的观点,他们认为Renzi的错误在于误解了库恩将科学发展与生物进化进行类比的出发点,库恩进行类比的主要目的是要找出在自然中存在着一种没有目的性的进步机制,从而为他科学发展的无目的性进步机制辩护,而不是要在科学发展和生物进化二者之间进行精确类比。因此生物进化论和科学进步观二者只要在这个层次能够进行类比即可,至于一些细节方面是否完全一致对于库恩所提出的这种类比则显得无关紧要。
我们认为将库恩的科学进步观与生物进化论进行类比是正当的。以下将从当代生物进化论者恩斯特·迈尔的理论出发,详细说明这一点,同时对上面诸位论者进行回应。
二、生物进化论类比的恰当性
科学发展的生物进化论类比的恰当性可以从科学发展的多元进化模式与当代生物进化论的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进化的单位:群体与共同体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以群体思想作为生物学中的最重要的概念,群体构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础。而当代生物进化论同样坚持这一点,迈尔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群体,所有的生物物种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发展进化而来,“‘进化是生物群体性质随时间经历的变化’,换句话说,群体就是所谓进化的单位。”值得注意的是,群体的一个特征是可变的,而不是不可变化的物种类型。
如果说生物进化论是一个理论系统,那么群体思想就是这个系统的基石。生物进化论的所有概念和理论都必须建立在群体思想上,否则便难于理解。因为群体思想正是把达尔文与传统目的论者划分开来的重要标志。这与库恩所强调的科学共同体是科学发展单位的思想是一致的。库恩反复强调科学共同体对于科学发展的作用。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中讲到:“共同体在许多层次上都有。在含义最广的层次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