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8课课后知能检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选择题
1.(2013·重庆高考)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因此排除A项。在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纸,因此排除B项。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因此排除D项。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因此答案为C项。
【答案】 C
2.(2013·山东基能)古代中国的发明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
A.耕作 B.采矿
C.铸造 D.炼丹
【解析】 火药发明是在唐朝中期;但是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从战国到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2014·大连高二检测)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丝绸织造 D.瓷器制作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足火、压制、焙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过程。故选B项。
【答案】 B
4.“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为这一转变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蔡伦 B.司马迁
C.董仲舒 D.毕升
【解析】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便宜易得原料造纸。
【答案】 A
5.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 印刷术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但它不是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④错误,其他三项①②③说法均正确。
【答案】 A
6.(2014·泉州高二期末)在汉代,某人要修建储存粮食的仓窖,他可以参考( )
A.《九章算术》 B.《黄帝内经》
C.《授时历》 D.《石氏星表》
【解析】 修建储存粮食的仓窖需用到计算,《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 A
7.(2013·海南高考)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石氏星表》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书籍的成书时间。《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排除A项;《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排除B项;《石氏星表》成书于唐朝,排除D项;《九章算术》成书于汉,故选C项。
【答案】 C
8.珠算的发明,使人们的计算能力有了飞跃,有人称珠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列有关其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计算工具经历了由算筹到算盘的演变
B.珠算要配合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C.宋元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D.珠算法在明朝时已传往朝鲜、日本等地区
【解析】 珠算法得到普及和应用是在我国明清时期。
【答案】 C
9.后人赞扬科学家郭守敬为“观象先驱”。据此判断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
A.天文和历法 B.数学和水利
C.天文和数学 D.历法和数学
【解析】 郭守敬是元朝杰出的科学家,编订了《授时历》,并研制了简仪等一批天文观测仪器,因此答案为A项。
【答案】 A
10.(2014·长春高二检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应该查阅的资料是( )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齐民要术》 D.《授时历》
【解析】 题干要求是“宋元时期”,A项是明朝,B项是西汉,C项是北魏,D项是元代。
【答案】 D
11.(2014·茂名高二检测)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 )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
【解析】 玉米在新航路开辟后,在明清之际传入我国。A项成书于南北朝时期,B项成书于元朝。C项成书于元朝。D项成书于明中后期。
【答案】 D
12.(2013·石家庄高二检测)人丁兴旺是国治邦安的表征之一,所以健身除病的传统医学十分发达。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是( )
A.重经验 B.重实用
C.重自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