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笔护理指导.doc

发布:2018-02-01约2.9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笔护理指导 张熠 嵇赛英(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200090) 【摘 要】 总结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100 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有3成出现常见问题,发生率30%,提出针对胰岛素笔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加强及改进护理指导示教方法,提高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技能。 【关键词】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笔;护理指导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患者需较长时间或终身使用[1]。糖尿病患者或家人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时必须掌握注射技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我院对患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1 胰岛素笔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1 认知不足,超9 成患者注射技术不到位。 ① 随意调整胰岛素剂量,导致血糖波动大。 ② 一次性针头多次重复使用,导致出现注射疼痛,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形成,使得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确,同时增加感染和断针的风险发生。 ③ 注射部位不规范,经常发生在同一部位注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胰岛素的疗效,最终导致血糖的达标率较低。 1.2 教育滞后,忽视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临床医生往往专注于治疗方案本身,却忽略了胰岛素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许多患者连最基本的“皮下”含义都没有搞清楚。 1.3 注射不规范 注射不规范,导致治疗依从性差,效果不佳[2]。由于注射技术不规范,导致患者产生疼痛感和引起的皮下脂肪增生,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最常见的两大问题。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注射技术的不规范是首要原因,如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造成针头卷边反刺,导致注射部位出血甚至感染,增加注射部位的疼痛,反复在同一部位的注射,而不懂得轮换注射的方法,时间久了也会引起疼痛。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红肿,再次注射时引起出血,注射技术不娴熟也会引起注射疼痛。 2 护理指导 2.1 注射前的准备 准备注射前先仔细阅读胰岛素笔产品使用说明书,掌握使用方法。首先,检查笔芯是否完整、胰岛素笔有无损坏,然后将笔芯按要求装入笔芯架,装上特制胰岛素针头待用。向患者和家属讲解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和胰岛笔配合使用的优点,让其接受并愿意配合使用。每次注射前轻轻摇动笔杆,使药液充分混匀。如果不混匀就注射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比例失调,导致血糖不稳定并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 2.2 注射时间 注射的时间于每餐前l5~30 分钟皮下注射。注意一定要在准备好食物之后进行注射.避免因进食不及时而发生低血糖反应。 2.3 注射方法 注射胰岛素前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待酒精干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以免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提起,导致肌肉注射。体瘦捏起足够的皮层,呈45 度角注射。体胖者可以呈90 度角注射,则没有必要捏皮。缓慢推注药液,针头在皮下停留10 秒后拔出,放下捏起的皮肤,以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避免用力揉搓。 2.4 注射部位 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合理轮换。避免同一部位长期注射可致局部组织缺血,皮下脂肪变性、萎缩。部位轮换有助于防止异常细胞的生长和脂肪的沉积,可避免皮下脂肪萎缩或皮下脂肪增厚,因此,主张轮换注射部位,多选择上臂外侧,腹部(离脐2 cm外的区域)及大腿和臀部外侧,把每个注射部位分为2 cmtimes;2 cm的注射区,每次注射选择一个注射区,两次注射间隔2 cm,每次注射部位均应轮换,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域连续注射几次。三个不同部位吸收胰岛索速度快慢不一,腹部吸收速度最快,其次是上臂,大腿和臀部的吸收较慢。上臂和腹部注射胰岛素吸收快,能有效地控制空腹血糖升高。对餐后血糖高、胰岛素用量大的患者可采用大腿及臀部皮下注射,因上述注射部位对胰岛素吸收比较稳定,可减少夜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另外,不要在痣、斑痕组织和皮肤隆起处注射,以免胰岛素不易通过变厚的组织而影响疗效。 2.5 胰岛素笔笔芯更换 正确更换胰岛素笔笔芯如在胰岛素笔小型检查窗口见到红色橡皮塞时.就不能再注射.应更换新的笔芯。不要强行用力推压注射键,否则会损伤胰岛素笔。更换笔芯时应该将活塞杆旋回到回弹装置内.不该回推活塞杆。 2.6 胰岛素剂量的调节 根据患者餐前血糖的监测调节胰岛素注射剂量,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血糖波动较大、胰岛素调整不能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