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设计任务驱动式教程 任务十三 防患于未然(捕获并处理异常).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任务十一 用数组存储信息(使用数组);任务二十一 简明清晰的菜单(使用菜单和其他常用事件);任务十三 防患于未然(捕获并处理异常) ;内容提要;13.1 跟我做:捕获并处理异常 ;13.2 实现方案 ;13.2 实现方案 ;程序代码
package com.task13;
import java.util.InputMismatch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Scanner;
/**
* CalculateException.java
* 实现try/catch
*/
public class CalculateException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result[]={0,1,2};
int operand1=0;
int operand2=0;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try{
System.out.print(请输入除数:);
operand1 = in.nextInt();
System.out.print(请输入被除数:);
operand2 = in.nextInt();
result[2]=operand2/operand1;
System.out.println(计算结果:+result[3]);
} catch (InputMismatchException ie) {
System.out.println(异常:输入不为数字!);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ae) {
System.out.println(异常:除数不能为零!);
} catch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aie) {
System.out.println(异常:数组索引越界!);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其他异常:+e.getMessage());
}
}
};应用扩展
如果在程序运行后,要求无论产生异常,还是不产生异常,都要显示“欢迎使用计算机器”,则需要在
try{
}catch{
}
后,增加finally{}。增加的代码为:
finally{
System.out.println(欢迎使用计算机器!);
};13.4 必备知识 ;13.4 必备知识 ;13.4.2 异常处理机制
Java使用异常处理机制为程序提供了异常处理的能力。所谓异常处理,就是在程序中预先想好对异常的处理办法,当程序运行出现异常时,对异常进行处理,处理完毕,程序继续运行。
Java异常处理机制由捕获异常和处理异常两部分组成。当出现了异常事件,就会生成一个异常对象,传递给运行时系统,这个产生和提交异常的过程称为抛出(throw)异常。
当运行时系统得到异常对象时,将会寻找处理异常的方法,把当前异常对象交给该方法处理,这一过程称为捕获(catch)异常。
如果没有找到可以捕获异常的方法,则运行时系统将终止,程序退出运行状态。;13.4.3 异常的分类
Java中,异常由类来表示,异常类的父类是Throwable类。Throwable类有两个直接子类Error类和Exception类。Error类表示程序运行时较少发生的内部系统错误,程序员无法处理。Exception类表示程序运行时程序本身和环境产生的异常,可以捕获和处理。异常类继承结构如图13-3。;13.4.4 标准异常类
Exception类常用子类的继承关系如表13-3。;13.4.5 异常的捕获与处理
Java的异常捕获与处理是通过5个关键字来实现的:try、catch、 finally、throw、throws。
本任务的重点在学习try/catch/finally结构上。
关键字try构成的try语句块执行可能产生异常的代码;
关键字catch构成的catch语句块捕获异常,然后,对异常进行所需的处理;
关键字finally构成的finally语句块完成一些资源释放、清理的工作,如关闭try程序块中所有打开的文件、断开网络连接。
在异常处理中,经常使用异常对象的方法。使用getMessage()方法返回保存在某个异常中的描述字符串,使用printStackTrace ()方法把调用堆栈的内容打印出来。
关键字throw用于手动抛出异常、throws用于声明方法可能要抛出的各种异常,将在任务十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