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修改.ppt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三框防患于未然0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02犯罪的危害。03对待犯罪的态度。年龄小是否就与犯罪无关?04加强自我防范的具体措施。05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和作用。06矫治不良行为的方法。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小错误→违反纪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不犯或少犯错误→不会违法→不会犯罪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DCBAE道德水平与违法犯罪的关系01犯罪行为代价大。02犯罪行为人的心理多是想获得某种满足。没有道德、法律的约束,为所欲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03最终的结果,接受法律的制裁,对家庭、身边的人、对社会都造成不良的影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1对待犯罪的态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3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4责任。5己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6青少年要在心理上憎恶违法行为,在行为上远离违法行为。2018加强自我防范的具体措施012019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022020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032021要从小事做起——042022小错误不犯,小便宜不占0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01目的——保障身心健康02培养良好品行03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04作用——不良行为的预防05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正06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07相关链接——08第十四条:对不良行为的界定09第三十四条: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10矫治不良行为的方法01很多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02习气开始的。03自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04谨慎交友,避免不良影响。05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06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07思考:没有恶意不是故意的无心也会惹下大麻烦。加强自我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