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古代中国——起源早,历史悠久 ②状态——水平高,世界领先 ③与世界农业关系——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引进外国作物 ④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⑤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⑥基本模式(主要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且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⑦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知识要点归纳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西汉(赵过推广的耦犁,到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后来出现犁壁)→隋唐(曲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宋(经济中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3、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 唐(筒车) →宋(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4、著名的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程标准:
列举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西周时期 : 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2、冶铁技术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烧出成熟的是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已有了织机
3、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4、汉朝能织出绫、锦、罗、绢、纱等二十多个花色品种。唐末以前,我国的丝织品主要产地在北方。
5、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6、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7、明清时期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特点: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
3、发展: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江南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表现: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概述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起源早,历史悠久,古代金融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经济的冲击较少“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著名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二、秦汉商业初步发展
①统治者“重农抑商”,商业发展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
②对外贸易:西汉时,由于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三、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
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运河开通
表现:金融方面: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