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O宫颈(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aSO宫颈(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妇女阴道炎症感染特征。方法:对1239例患者的阴道滴虫、加特纳菌、淋病双球菌、纤毛菌进行BaSO宫颈(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结果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白色念珠菌25.84,加特纳菌25.25、、阴道滴虫9.82,白色念珠菌感染占首位。结论:阴道炎感染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内陆城市的特征。白色念珠菌占总数25.84%,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淋病感染有上升趋势,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阴道滴虫;白色念珠菌;加特纳菌;淋病双球菌;纤毛菌
我们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做妇女阴道分泌物1239例。此方法简单、时间短、形态清晰、检出率高,优于常规传统的盐水涂片法。重点对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技术及可能引起混淆的相关涂片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材料及方法
1.1标本来源1239例标本来自妇科门诊患者及辖区内妇女病普查。年龄最大70岁,最小8岁。患者以白带增多,有异味,外阴瘙痒为主诉。根据检验目的用棉签沾取阴道后穹窿及宫颈管等处分泌物涂片送检。
1.2检验方法采用BaSO宫颈(阴道)分泌物染色液,由商品试剂盒销售,技术原理及染色方法按产品说明书。
2.结果见下表1、2
3讨论
3.1从本资料看出,1239例白带涂片检查中,发现霉菌比例最大,占总数25.84%,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可能与滥用抗生素及激素有关。白色念珠菌感染占霉菌感染的4/5,染成深蓝色,其形态为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其次有毛霉菌、曲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找到念珠菌芽生孢子或细长的假菌丝为诊断的指征。
3.21239例白带涂片检查中,加特纳细菌性阴道炎亦属于性传播疾病之一,检出率较多,占总数25.25%,仅次于霉菌,加特纳细菌还能以非性接触方式传播。除引起阴道病外,尚可引起早产、产褥热、新生儿败血症、绒毛膜羊膜炎、产后败血症。加特纳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不稳定)的小球菌状细菌,可以产生高浓度的丙酮酸和氨基酸,可被阴道厌氧菌群脱羧基生成胺,引起皮肤粘膜过敏,血管通透性增加,上皮细胞脱落。主要临床特征:阴道分泌物呈奶油状,大量排出恶臭,量多,PH>4.5。胺臭味试验阳性。染色检查可见到加特纳菌,还有其它G+,G-菌,无乳酸样或仅5个/油镜视野。在阴道鳞状上皮细胞粘附多数加特纳菌所形成线索细胞。治疗上可使用磺胺和抗生素,效果较好。
3.3滴虫的发病率相对偏高,占总数的9.82%。滴虫感染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经过染色后的滴虫同活的滴虫形态完全不同,看不到鞭毛,滴虫呈梨形、圆形、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形态,胞浆浅蓝灰色,核小、枣核状,常偏于一侧。滴虫常常退变,结构模糊或仅见到滴虫残影。滴虫要与细胞的退变碎屑、组织细胞等相鉴别。尤其老年性阴道炎时底层细胞退变残影常使初学者误认为滴虫。所以在染色检查时做盐水发对照检查以防假阳性的发生。
3.4淋病双球菌感染有上升趋势,占总数4.2%,近年在我国的发病率居性病首位。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18―30岁居多;本染色法淋球菌染蓝黑色,可见典型的肾形相对,多呈团出现于中性白细胞、组织细胞内外。从形态上应与阴道正常菌群包括丙型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相鉴别,往往让初学者误认淋球菌造成假阳性。报告结果要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病史,只能作为一种初筛染色检查法。
我们以前检查白带采用盐水涂片法,报告结果常见是白细胞、脓细胞、上皮细胞等。滴虫和霉菌的阳性率只占6%左右,临床医生在治疗上基本是根据病人的主诉、症状和体征用药。自开展BaSO宫颈(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后发现:加特纳氏性阴道炎、纤毛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在传统盐水涂片中根本无法查出,从而造成假阴性延误诊断。
另外,BaSO宫颈(阴道)分泌物染色检查法方法简单,染色时间短,形态清晰。此方法适合各医疗机构大批妇女病普查筛选工作。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