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doc

发布:2018-01-19约1.3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序号 1 6 授 课 章 节 名称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1 教时计划 2 第 2 教时 授课形式 新授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抓关键词,并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2、理解语句。对人生价值与意义,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通过关键词的分析、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文段的品读,来领会文章的旨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语句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你思想一盏明灯照亮了的世界照亮了前进道路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 (高贵、伟大) (最脆弱) (人的价值) ! !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一、 二、 组织教学 一、导入: 人们时常仰望着星空,思索着“人是什么”。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曾经面对着他的门徒给人下了一个定义:“人就是没有羽毛、两条腿直立的动物。”于是门徒中就有反对者抓了一只公鸡,把羽毛全部拔光,拎着公鸡来到柏拉图面前质问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人吗?”面对着学生的质问,柏拉图一时无言以对,面红耳赤。 柏拉图当时只是从外部特征来定义人,显得过于表面化,是错误的。然而,在西方另一哲人位帕斯卡尔的眼中,人是能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为什么要把人比作能思想的苇草,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文本去探讨,去感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标出自己感到疑惑的语句。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读后老师进行点评。 然后,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相互交流。 三、分析题目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是一个奇特而富有诗意的比喻句。题目概括了人什么特点?“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能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学情:学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为什么因思想而伟大,应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因而能驾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显示出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3、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解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不努力,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分组探讨,互相交流) 解读:这里实际上讲的是人与宇宙的辨证关系。古今中外无数的文人墨客面对着浩瀚的宇宙,发出了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渺小的哀叹。有诗为证:“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你思想一盏明灯照亮了的世界照亮了前进道路 ? 苇 草 能思想 追求尊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