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电图学习ppt课件课件.ppt

发布:2018-07-25约2.96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振幅法(作图法) 1.I导联QRS波群的代数和 (R波为正,Q、S波为负) 记于六轴系统中的I导联 轴上。 2.Ⅲ导联QRS波群的代数和 记于Ⅲ导联轴上。 3.自上述两点各引垂线,两 垂线相交于一点 A,连接 O点与A点,OA即为所求的 电轴 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30o~+90o之间 (3)临床意义 练习 练习 (四)心脏循长轴转位 自心尖部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正常胸导联V1-2代表右心室图形,V3-4为过渡区图形,V5-6代表左心室图形。 意义: 六、异常心电图 (一)心房肥大 P波0.12S,常呈双峰形切迹,峰距≥0.04S,这种增宽的P波多见于二尖瓣病变,故称“二尖瓣型P波”。 1.左心房肥大 * 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腹膜假性黏液腺瘤治疗中应用肝功能异常时肠外营养中氨基酸的应用钢球磨煤机顶轴润滑油站系统讲解剖析高密隆运服务顾问和客服思想意识和基础汽车知识话术讲解流程培训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讲解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 * 临床医学概论 心 电 图 陈志兵 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价值 快速 无创 持续 低廉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 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 变化的曲线图形。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 一.第一站:窦房结 心房 二.第二站:房室结 束支 三.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 心室 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和心向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除极过程 复极过程 S 心电向量 心电向量 立体P-QRS-T环形成 P T QRS 二、标准十二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心脏额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Ⅰ Ⅱ 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 肢体导联系统—反映额状面情况 胸前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R波 QT间期 PR间期 T波 S波 P波 ST段 PR段 Q波 QRS波群 四、正常心电图各波型和正常值 25mm/s QRS波群 R波 P波 PR间期 ST段 T波 Q波 S波 QT间期 1.为心房除极电位变化 2.时间:0.11S 3.振幅:肢体导联0.25 mV,在胸导联0.2mV。 4.形态:Ⅰ、Ⅱ、aVF、V4- 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5.当其时间和振幅大于正常 范围时为异常,提心房肥 大或房内传导阻滞。 1.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2.时间:0.06~0.10S。 3.形态: Ⅰ、Ⅱ、aVF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 V1-V6导联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降低,V1、V2 呈r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