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导游带团.ppt

发布:2017-05-25约1.48万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内容 1、导游带团的特点、原则和模式 2、确立在旅游团中的主导地位,树立良好的导游形象 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一、导游人员带团的特点 1、环境的流动性 2、接触的短暂性 3、服务的主动性    二、导游人员带团的原则 1、游客至上原则 2、履行合同原则 3、公平对待原则 (一)自我中心型 1、带团的主要目标:完成旅游活动的既定计划 2、工作重点:旅游计划 优点:注重计划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大降低了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缺点:部分游客可能感觉旅游愿望没有全部满足 (二)游客中心型 1、带团的主要目标:尽量满足游客的需要 2、工作重点:游客 优点:根据游客的特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导游服务,注重与游客的情感交流,使游客体会到导游人员对自己的关怀,从而获得在精神层面的旅游满足 缺点:容易使游客滋生松懈和依赖心理,往往会提出许多难度过大的要求,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产生。 四、导游人员形象塑造 (一)导游员的形象定位 (二)导游员的风格定位 (三)导游员的角色定位 (一)导游员的形象定位 1、重视第一印象: 具体要求: 得体的仪容 (出面) 礼貌 友善 自然的仪态 (出手) 丰富多彩的语言 (出口) 2、保持良好的形象 1)服务是一个过程“要笑到最后” 2)旅游者对导游的评价是对其服务过程的评价不仅仅是第一印象 (二)导游员的风格定位 一、保持理智:专业,平静,沉着 二、保持轻松的工作风格:内紧外松 三、提供超常服务:额外服务 四、行使领导权:表示你的权威有明确的工作目的 (三)导游员的角色定位 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知道在什么环境扮演什么角色 主要角色有: 老师、母亲、商务经理、社交指导者、心理学家、国际主义者、护士 五、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游客增强对认员的信任感    提高与导游人员合作的概率 (二)有助于导游人员较深入地了解游客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导游服务工作 六、树立良好形象的途径 (一)重视“第一印象” 问题 维护形象比树立形象更艰巨更重要,为什么? 与游客接触的时间长,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不修边幅、口头禅、迟到、说话不兑现等,良好的第一印象不能一劳永逸,需在以后的工作中维护和保持。 导游在服务过程中应始终自信、豁达、乐观、坦诚、沉着果断、技能娴熟等 。 小赵带团到浙江绍兴去游览,第一站就是大禹陵。在头一天晚上,小赵仔细阅读了有关的景观材料,作了充分准备。在去大禹陵的路上,小赵就热情而又非常自信地向客人作了绘声绘色的介绍。 到达大禹陵之后,小赵在现场向客人作了仔细的介绍。最后,他宣布给大家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 小赵因为十分卖力而累得满头大汗,正在他擦汗的时候,他看到那位年近60岁的张太太在那里东张西望,好像是在找什么东西。小赵赶紧走过去,很热情地问:“张太太,您在找什么?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 张太太抬起头,用迷惑的眼光看了小赵一会儿,说出一句小赵怎么也想不到的话:“小伙子,我看你待人倒是满热情的,可是你不该蒙人哪!你说了半天‘大鱼林’、‘大鱼林’,大鱼在哪里呀?我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条大鱼呀!’。 评价:小赵的导游辞不管是怎样的内容丰富、旁征博引、词藻华丽,布局巧妙,它恰恰没有首先说清楚“大禹陵”究竟是什么。正因为小赵没有对“大禹陵”作出最基本的说明,所以不识字的张太太只能根据语音来判断,把“大禹陵”当成了“大鱼林”。 所以,导游员在构思自己的导游辞时,决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旅游者一定会对景观有最基本的了解,而忽视对景观作最基本的说明。否则,华丽的词藻,复杂的数据,深奥的典故,其结果可能还是从旅游者那里得到一个“蒙人”的评价 导游语言的表达形式 口头语言 独白式 对话式 目光语 表情语 微笑语 类型 姿态语 坐姿语 立姿语 动作语 首语 握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