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唯物辩证法-矛盾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三单元 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发展观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 考试说明: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思考下列现象体现什么哲理? 1、庄稼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这两个方面贯穿于庄稼生长过程的始终。 2、电子有正负电子,电极有阴阳极。 3、季节有春秋、夏冬相对应,时间有白天和黑夜之分。 4、社会经济领域里有生产和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消费。 5、篮球比赛有攻和守,有输和赢。 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7、小偷很可恶,但也不是绝对地坏,正是小偷的存在,促进了制锁技术的发展。 8、世间正是有丑恶的东西存在,才让人知道什么才是美好的东西。 9、学习当中有进步和退步,有成功和失败。 10、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苦有时也是一笔财富。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事物包含的两个方面,不能就理解为事物的利和弊,优点和缺点,利和弊,优点和缺点是最简单的两分法。此外,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效率和公平,政治中的民主与法制,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等,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例1: 1、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2、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 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是什么关系? 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统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1、“失败是成功之母”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4、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例3:经济生活中的效率和公平二者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蛋糕做大,公平强调把收入差距控制的一定范围内,把蛋糕分好。过分注重效率会影响公平,过分注重公平会影响效率。 这体现了矛盾双方是什么关系?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 例4:经济中的效率和公平也是一对矛盾,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说二者的关系。 (1)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的,双方相互区别,相互排斥。二者强调不同的方面。效率强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公平强调把收入差距控制的一定范围内。过分注重效率会影响公平,过分注重公平会影响效率。 (3)效率和公平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效率是提高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促进效率的保证。一方的合理解决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创造条件。不能离开效率谈公平,也不能离开公平谈效率。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关系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例5: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000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适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000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这体现了矛盾的什么道理? (2)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鹿群缺少天敌狼群,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生机和活力,甚至死亡。 即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鹿群和天敌狼群既对立又统一,维持生态平衡,使自然界充满生机和活力。 (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相互依赖。鹿群与天敌狼群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鹿群与天敌狼群在相互竞争中生存。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即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 例6: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