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第十四章 选修35 第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含答案.docx
一、选择题
第2讲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2014·金陵中学改编)入射光照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则 ( )
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到金属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2014·江苏高考)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
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
波长B.频率
C.能量D.动量
(2014·盐城中学)频率为ν的光照射某金属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若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
,
km
,若改用频率为2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hν
,
km
,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hν
,
km
若改用频率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关于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粒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则( )
km
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
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现象中是统一的
实物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不具有波粒二象性
(2016·金陵中学)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材料
材料
逸出功(1019J)
铯
3.0
钙
4.3
镁
5.9
铍
6.2
钛
6.6
现用波长为 400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应的材料最多有 (普朗克常量
h=6.6×10—34J·s,光速c=3.0×108m/s)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017·南京一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
,
km
其中ν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
0
以确定的是 ( )
逸出功与ν有关
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2015·常州一中)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
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 )
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
只增加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增加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用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到c
二、填空题
(2016·苏锡常镇三模)光电效应是光具有粒子性的有力证据.如图所示,是测定最大初动能和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的实验装置.当开关S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3.11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
K,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1.21V时,电流
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1.21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从上述实验数据可知,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V,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 eV.
(2016·南京、盐城、连云港二模)用频率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时,产生的光电流随阳极
,与阴极间所加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U
,
c
为遏止电压.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普朗克常量为h,
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 .
(2014·南淮盐二模)如图所示,某光电管的阴极K用截止频率为ν0的金属钠制成,光电管
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正向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的电荷量为e,用频率为ν的紫外线照射阴极,有光电子逸出,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是 ;若在光电管阳极A和阴
极K之间加反向电压,要使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反向电压至少为 .
三、计算题
(2016·南京、盐城一模)铝的极限频率为1.1×1015Hz,现用频率为1.5×1015Hz的光照射铝的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6.6×10-34J·s.求光电子的最大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