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手术体位摆放及并发症预防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手术体位摆放及并发症预防护理
卢飞 (随州市中心医院 441300)
【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对25例患者采取规范的体位护理。结果:25例手术患者能保持正确的体位,无1例因体位护理不当而出现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应注意体位护理、掌握体位护理的方法,根据体位的不同给予相应的体位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经皮肾镜手术 体位摆放 并发症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248-01
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I)是经皮肤下筋膜,肌肉,肾包膜从对侧经肾实质到达肾盂肾盏来处理肾结石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术后恢复快,住院时??短等优点[3],合理安全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安全的基本保证,俯卧位是经皮肾镜碎石术中最重要的体位之一,此体位便于手术视野暴露充分,便于操作,同时此体位的摆放不当,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皮肤压疮和眼部受压等并发症的发生[4],通过经皮肾镜碎石俯卧位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探讨此类体位的摆放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
1.临床资料
本组住院病例男17例,女8例,年龄30—68岁,平均45岁,其中单侧肾结石17例,双侧肾结合5例,复发肾结合3例。
2.方法
2.1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访视工作,术前一日,主动到病房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一般情况,介绍手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指导病人进行术前体位锻炼以减轻术中因体位变化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消除患者思想顾虑,让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充分了解患者一般状况及心、肺、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
2.2体位摆放 患者在手术床上施行全身麻醉稳定后,由麻醉师保护气管插管,护士保护静脉输液通路,由4-5名医务人员协同调节体位,患者俯卧、头面部垫一马蹄形明胶头垫,双上肢自然弯曲,置于头部两侧、肘部垫一软垫,用约束带妥善固定双肘,胸部垫一大软垫,软垫上端靠腋下5cm,患者的腰腹下垫软垫,使患者的腰背部隆起呈坡状,限制其肾脏随呼吸活动,男性俯卧位要注意外生殖器的保护,在两骼前上棘处用体位垫垫好,使会阴部悬空而避免损伤,同时双膝垫膝圈,双足部垫一大软垫,使踝关节自然弯曲下垂、保持功能位、防止足背过伸、引起足背神经损伤,在摆放体位过程中,注意保暖、减少暴露,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和四肢循环及眼部受压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若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清醒者,巡回护士可让病人头部轮换偏向左侧或右侧,每隔30分钟为患者做眼部周围按摩,避免视神经受损,并与患者进行适当的语言交流,及时告知手术进展情况,用激励的语言安抚患者,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直至手术结束。
3.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3.1循环呼吸系统损伤的预防 俯卧位时因患者胸部及腹部受压易起通气不足,特别是腹腔内容物对横膈的挤压,是造成呼吸阻力增加,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血压下降及手术区域出血增多,使用适当的软垫调节中间空隙使其胸部、腹部有适当的移动空间,以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通气功能、血液循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变化。
3.2神经损伤的预防 因长时间固定于一种体位、软组织神经或血管所受的压力和拉力超过其所能耐受的生理限度,即可引起损伤,头部固定时要根据颈部生理弯曲、调节头托的高度和位置,防止损伤脊神经;双上肢肘部自然弯曲置于托板时,双臂外展不超过90度,避免臂丛神经受损、下肢约束带固定在腘窝上方8cm处,避免腘神经受压损伤,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活动四肢。
3.3皮肤损伤的预防护理 俯卧位手术时身体受力点是两侧肩峰前侧面、两侧肋骨、髂前上棘、膝、胫前、脚趾等部位[1],摆放体位时根据患者体重、皮下脂肪、肌肉的情况,挑选合适的垫物或支撑物,使压强减少缓解局部压力,预防皮肤受伤。
3.4眼睛和面部受压的预防 头部用马蹄形明胶垫固定时,前额和颧骨是头面部的主要受压点,易造成局部坏死,是俯卧位并发症之一,故头托应柔软合适减轻受压,眼部受压可导致视网膜损伤而失明,全麻使眼部肌肉松驰、闭眼不能、泪液分泌减少,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故术中用眼膏或保持贴膜保护眼睛。
3.5性器官损伤的预防 女性俯卧位乳房是重要保护器官、应放置体位垫中空处、避免损伤,男性患者俯卧位时要注意外生殖器的保护,在两髂前上棘处用体位垫垫好,使会阴部悬空而避免损伤。
4.讨论
俯卧位是经皮肾镜手术操作的体位之一,做好体位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