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化生]物质转化的规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请写出除掉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1)NaCl(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NO3(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Cl(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u(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若E,F皆为蓝色,则C是 。如果B 是水,那么A是 。如果B是酸溶液,而A不溶于水,则A 是 。 ⑵若E为棕黄色,F为红褐色,则是 。如果B是水,那么A是 ,如果B是酸溶液,而A不溶于水,则A是 。 下列物质可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A、硝酸银和氯化钠 B、氯化铜和氢氧化钠C、氯化钙和硝酸铜 D、碳酸钠和盐酸 现象 方法 被鉴别物质 试液变红 产生可燃性气体 滴加石蕊试液 加Zn,、Fe等金属 酸 试液变红 滴加酚酞试液 碱 白色沉淀 滴加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含Cl-物质 白色沉淀 滴加硝酸钡溶液,稀硝酸 含SO42-的物质 白色沉淀 滴加盐酸(硝酸),产生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含CO32-的物质 红褐色不溶物 观察颜色 Fe(OH)3 蓝色不溶物 观察颜色 Cu(OH)2 黄色溶液 观察颜色 FeCl3溶液 蓝色溶液 观察颜色 CuSO4溶液 专题1 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 鉴别的要求: 鉴别是根据物质的特性,用 化学方法对它的组成成分加以确认、证实。 如果待检验的物质是酸碱盐溶液,则对阴阳离子都要加以鉴别. 无色酚酞 A B C 装入C试管内的 液体是NaOH A B 装入A试管内的 液体是NaCl 装入B试管内的液体是H2SO4 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H2SO4、NaCl三种无色溶液? 取稀HCl、 NaOH溶液、CuSO4溶液、CuO粉末、Fe粉常温下两两能反应的有哪些? 专题2 物质的相互反应 物质的相互反应: 要考虑到化学反应的规律,不能凭感觉,按一定的规律两两反应.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物质的制法的要求 物质的制法中,首先要考虑化学反应的规律,又要考虑成本、 环保、安全、操作方便等因素。 专题3 物质的制法 设计一个从氯化钙溶液中制取硝酸钙溶液的即经济又可行的方案 选用AgNO3 2AgNO3 + CaCl2 = Ca(NO3)2 + 2 AgCl↓ Ca(NO3)2 过滤 此方法不经济 不可取 设计一个从氯化钙溶液中制取硝酸钙溶液的即经济又可行的方案 换一种思路 CaCO3 CaCl2 Ca(NO3)2 Na2CO3 HNO3 钙的沉淀 ? ? 专题4 除杂质的要求 1 要除尽杂质,所以有时候所加的试剂要过量 2 不增,即不增加新的杂质 3 不变,不改变原物质 4 易分,即把杂质变成沉淀 气体和水 窍门 所加试剂要与原物质“沾亲带故” 专题4 除杂质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欲中和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且不引入新物质,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Ca(OH)2 B、CaO C、CaCO3 D、AgNO3 C 专题5 推断题 推断题关键: 1、抓住“题眼”,找突破口,(即有关物质的特征,如特殊的颜色,物质的溶解性及特殊的化学性质等) 2、大胆假设,确定物质 3、顺推、逆推,得出结论 4、代入原题,验证结论 NaOH溶液过滤 充分 混合 稀HNO3 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不消失 A(纯净物) +B C(有色 溶液) D(白色沉淀) E(有色 溶液) F(有色 沉淀) NaNO3溶液 下图是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请细心阅读,用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C 专题6 共存问题 解题关键: 共存即不反应,一般指不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有毒,反应后的尾气应该如何处理? 燃烧法 气囊收集法 1、先通一氧化碳以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2、第二只酒精灯应该先点燃,确保一氧化碳不污染空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观察发生的现象: (2)写出相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