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三理化生]消化和吸收.ppt

发布:2018-03-03约2.19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 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探究实验 将3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后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消化系统 胆汁的作用 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能起到 乳化作用. ?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呢? 唾液腺 消化的最终结果 糖类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小颗粒 甘油+脂肪酸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消化道壁营养物质通过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小肠 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大肠 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道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口 腔 咽 食 道 胃 小 肠 大 肠 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分泌唾液 分泌胃液 分泌胆汁 分泌胰液 分泌肠液 消化腺 消化酶 消化液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胃液 胃蛋白酶 胆汁 无 肠液 糖类蛋白质脂肪酶 胰液 糖类蛋白质脂肪酶 淀粉 蛋白质 乳化脂肪 糖类蛋白质脂肪 糖类蛋白质脂肪 唾液腺 胰 胃 胃腺 肠腺 肝 胆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消化系统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胃液 胆汁 胰液 肠液 粪便 食物 食物的消化 淀粉的消化过程 淀粉 酶 麦芽糖 酶 葡萄糖 淀粉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最终在(  )内彻底消化。 口腔 小肠 蛋白质的的消化过程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最终在(  )内彻底消化。 胃 小肠 蛋白质 氨基酸 蛋白酶 脂肪的消化过程 脂肪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最终也是在(  )内彻底消化。 小肠 小肠 脂肪 脂肪微粒 酶 甘 油 + 脂肪酸 胆汁 淀粉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蛋白质 蛋白酶 氨基酸 脂肪 胆汁 脂肪微粒 脂肪酶 甘油+脂肪酸 唾液 口腔 肠液、胰液 小肠 胃液 胃 肠液、胰液 小肠 胆汁 小肠 肠液、胰液 小肠 消化: 吸收:   小肠的结构 小肠皱襞 由许多皱襞和绒毛 (加大了表面积) 只有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网络遍布小肠壁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合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1.长 2.内表面有皱襞 3.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4.小肠绒毛壁薄 大肠内表面只有皱襞,没有绒毛。 * 第二节 曲友中老师督导大家复习 想一想: 1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有哪些? 口腔 2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3食物进入口腔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牙、 舌、 唾液腺 牙齿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腺分泌唾液 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讨论和完善计划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聪明的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A馒头碎屑 +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B馒头碎屑 +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C块状馒头 +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1)  (2)  (3)  (1)管内颜色最浅, 通过搅拌、加唾液, 馒头中的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 (2)管内颜色最深, 通过搅拌、加清水, 馒头中的淀粉基本 没有分解 (3)管内颜色比(1) 管深,比(2)管浅。 无切碎、无搅拌、加 唾液,馒头中的淀粉 没有充分分解 淀粉 口腔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淀粉 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 思考题: 为什么我们细嚼饭粒或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 1、( )号试管里的浆糊变蓝色,这是因为? 1 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 2.( )号试管里的浆糊没变蓝色,这是因为? 2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把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为什么放在37°C左右的温水中? 为什么需要10分钟? 因为37°C接近人体的温度,是酶消化食物的最佳温度。 因为酶消化食物需要一个过程。 实验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 1号: 碘液 2号 碘液 3号 馒头 碘液 清水+ 搅拌 馒头 +搅拌 1号 2号 3号 演示实验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消化道 消化腺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口腔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外消化腺:肝脏、胰腺  内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 消化道 消化腺 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 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蛋白质 氨基酸 肠液,胰液 脂肪 脂肪微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