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72例.pdf

发布:2017-06-06约3.33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4 陕西中医2005 年第 26 卷第 5 期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72 例 ( ) 刘永华 张在新 王淑芳 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075000   摘 要: 目的: 观察经典名方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 ( ) 加银花、连翘、鱼腥草、黛蛤散、瓜蒌 治疗本病 72 例。并与 76 例使用抗生素等 西药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4% , 高于对照 72. 37% , P 0. 01。 结论: 本方增强了麻杏石甘汤的清热解毒功效。   主题词: 支气管炎中医药疗法 儿童 麻杏石甘汤治疗应用   笔者于 2001 年 10 月至 2003 年 2 月, 采用麻 3. 1d, 对照组平均为 4. 6d。两项结果经统计学处 杏石甘汤为主方, 配合常规西药, 治疗毛细支气管 理, P 0. 01, 有显著性差异, 治疗组效果明显优 炎 72 例, 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76 例对照, 效果明 于对照组。 显优于后者, 兹介绍如下。 典型病例 患儿男性, 6 个月。主因咳嗽 3d , 临床资料 148 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 所有 加重伴喘憋 2d, 于 2002 年 1 月来本院门诊就诊。 病例均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 就诊时查体: : 38. 5°、呼吸 50~ 60 次 、呼 T C m in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再以随机的方法 吸困难及喘憋症状明显, 咽赤、舌质红、苔黄腻, 两 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年龄最小的 5 个月, 肺听诊呼吸音粗, 可闻及喘鸣音及湿罗音, 血常规 9 最大的 2 岁; 治疗组 72 例中, 男 38 例, 女 34 例; 化验: : 8. 4 ×10 , : 0. 42、 : 0. 58、胸部 W BC L N L + 年龄 5 个月~ 1 岁 42 例, 1 ~ 2 岁 30 例; 发病时 X 线摄片报: 两肺纹理增粗, 有小片状阴影, 西医 间 1~ 3d , 58 例, 4~ 7d 14 例; 中医辨证属痰热壅 诊断: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中医诊断: 肺炎咳嗽, 肺型 64 例, 风寒闭肺型 8 例, 两组的一般情况无 ( ) 痰热壅肺型 , 属外感风邪, 内蕴痰热所致, 西医 显著差异(P 0. 05) , 而且有可比性。 常规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同时, 予以中药麻杏石甘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抗生素及止 汤加味, 以宣肺利气, 疏风祛痰, 处方: 炙麻黄、炒 咳平喘对症治疗, 治疗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麻 杏仁、生石膏、甘草、金银花、瓜蒌各 3g , 生石膏 杏石甘汤, 其基本方为: 炙麻黄 2~ 3g , 炒杏仁 5~ 10g , 鱼腥草 5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