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抢救药品2015--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7-06-11约6.09千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间羟胺使用注意事项 升压反应过快过猛可致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心跳停顿。 用前先用NS或5%GS稀释,不能与碱性药物配伍,有蓄积作用,用药后血压升高不明显者,需观察10分钟以上再决定是否重复用药或增加剂量,以免贸然增量致使血压过度升高,导致危险。 静注时药液外溢,可引起局部血管严重收缩,导致组织坏死腐烂或红肿硬结形成脓肿 血容量不足时应先纠正再用此药。 间羟胺的不良反应 1、 头痛、头晕、神经过敏、血压激增及反射性心动过缓。 2、 静脉用药外渗可引起组织坏死。 3、对甲亢,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糖尿病人禁用 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五、去甲肾上腺素(2mg/1ml) 去甲肾上腺素(2mg/1ml)药理作用 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收缩全身小动脉、小静脉,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同时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用于各种休克。 临床应用: 1、利用其升压作用治疗休克 2、利用其局部收缩血管作用,适当稀释后口服,可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局部止血 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间过长,可引起血管持续强烈收缩,导致不可逆性休克。 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患者、孕妇忌用。 1—2mg加入NS或5%GS100ml稀释后静滴,待血压升至正常减慢滴速,用药期间尿量每小时大于25ml,静滴时严防渗漏,避免局部缺血坏死,该药物遇光易变色,应避光储存。 去甲肾上腺素不良反应 (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足以使生命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尿量减少,组织血供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持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 (3)应重视的反应包括静脉输注时沿静脉径路皮肤变白,注射局部皮肤脱落,皮肤紫绀,皮肤发红,严重眩晕,上列反应虽属少见,但后果严重。 (4)在缺氧、电解质平衡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中或逾量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后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5)逾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甚至抽搐 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六、利尿药物 利尿药物 呋塞米(速尿)20mg/2ml/支 药理作用 1、强效利尿药,常用于水肿性疾病、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和高钙血症、急性药物中毒加速毒物的排泄。 2、扩张血管的作用,可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扩张小静脉,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减轻肺水肿。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心源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功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使上尿道结石的排出 利尿药物 呋塞米(速尿) 使用注意事项: 1、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大剂量快速静脉注射易造成耳鸣、听力障碍,应避免与其他耳毒性药物合用。 2、宜静脉给药,不主张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时可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3、少尿或无尿患者应用本品最大剂量后24小时仍无效时应停药。 4、大剂量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出现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故应缓慢注射。 5 、遮光,密闭保存。 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七、镇静类药物 镇静类药物 地西泮(安定)10mg/2ml/支 药理作用: 1、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静脉注射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2、骨骼肌松弛作用,对破伤风轻度阵发性惊厥也有效。 3、静注可用于全麻的诱导和麻醉前给药。 用法: 成人用量基础麻醉或静脉全麻,10~30mg;小儿用量:5岁以上每2~5分钟1mg.最大剂量10mg,新生儿慎用。 镇静类药物 地西泮(安定) 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等,长期使用可致依赖性和成瘾性。 禁忌症:孕妇,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禁用或慎用 注意事项: 1、长期使用者不宜骤停。 2、遮光,密闭保存。 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八、地塞米松5mg/1ml 地塞米松5mg/1ml 药理作用 抗炎、抗毒、抗休克及免疫抑制作用较泼尼松更强,水钠潴留副作用更小,可肌注或静滴。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还可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降低颅内高压 使用注意事项 1、长期用药需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对病毒性感染应慎用。 2、溃疡病、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禁用,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九、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0.4mg/2ml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0.4mg/2ml 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2.减慢心率 3.延缓房室传导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心力衰竭。 2.也可用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用法:静脉注射,必须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小儿按体重0.022mg/kg肌注或静脉注射。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