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2-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ppt

发布:2019-02-15约1.58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社区发展原则 二、生态优化原则 三、共享社区原则 一、社区发展 原则 社区发展的主要内容: 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建设社区文明与发展社区文化; 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 核心内容: 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1954年 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 《动机与个性》提出“需求等级”学说。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衣、食、住、行、空气、水、睡眠等 安全需求 人身安全、劳动安全、就业保障等 爱与归属+尊重 社会交往、社会地位、宗教、文化传统、道德规范 自我实现的需求 生存的价值、生活的意义、自我满足、个人风格的追求 如:完整、完善、正义、轻松、活跃、乐观、秩序等 需求层次理论 从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居住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适居性) ●识别性与归属性 ●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 适居性+识别性+归属性+文化与活力 (物质) (精神) ●适居性 ●识别与归属性 ●文化与活力 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 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二、生态优化原则 背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 住宅区生态考虑内容: 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 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小区物质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出生态优良的小区环境。 二、生态优化原则 1996年“上海2000年住宅国际竞赛”德国OBERMEYER公司方案 1993年世界人居奖: 丹麦哥本哈根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 OBERMEYER公司方案 屋顶绿化系统 窗墙保温系统 屋顶雨水收集、存储、处理系统 分质供水系统 太阳能供暖系统 自然降温、通风系统 人车分行系统 丹麦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 丹麦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 其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外墙、屋顶、楼板均设保温层,使用热传导系数较小的六窗玻璃; 利用智能系统对太阳能和常规供热系统进行曲智能调控,使热水保持恒定温度; 丹麦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 安装水表、能量表和双道节水阀装置及具有热水回帐性能的节水设备; 用雨水槽将雨水引至住宅区中央的小湖里,再渗入地下; 还采用了低辐射玻璃、高性能热交换器、新型节水器具和节电设备,先进的EMS能控系统与热电联产、在建筑物内外设保温层等措施和技术。 。 丹麦斯科特帕肯低能耗建筑 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使住宅小区的煤气、水、电分别节约了60%、30%和20%,而且改善了整个小区的环境 三、共享社区原则 共享: 共享设施 共享服务 共享景象 营造一个带风景的社区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公众参与 共享景象 共享景象 本章完 第二讲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人的需求层次金字塔 适居性 卫生 安全 方便 舒适 环境卫生 生理卫生 人身安全 治安安全 购物、教育、交往、娱乐、出行 生理 心理 识别性+归属性 场所 特征 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环境的特定的部分; 不同的人或事对场所的占有使场所有不同的意义; 场所不仅是一种空间 特征是识别性形成的基本条件 建筑风格、空间尺度 绿化配置、街道线性 空间格局、环境氛围 文化与活力 邻里关系 社区文化 精神文明 居住氛围 集中采用大面积的太阳能集热水器,能够满足秋冬季住宅采暖和全年热水供应的60%以上;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