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二上第1单元复习.doc

发布:2017-06-08约8.7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岛永宁路小学单元课程磨课方案(三稿) 三年级第五单元习作主题汇编 习作单元主题一: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总分的段落结构写一个地方 研究问题:阅读并学习介绍某个地方 人员分工: 石伟娜: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字词句的掌握) 于艳:《东方之珠》第一课时, 共计1课时 韩晓燕:《东方之珠》第二课时,《西湖》,本单元拓展阅读,共计1课时 王文妮:习作指导一课时, 共计1课时 单元说明:因为学生的阅读量不够,需要开阔眼界,阅读更多的文章,使学生学会写作技巧,扩大阅读量。而三年级是第一次接触总分结构的写作,所以重组了本单元课程,以便学生学会此写作技巧,也为以后学的课文做铺垫。 一、习作主题单元包 单元课文:《东方之珠》《西湖》 拓展阅读:《泰山日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忆江南》《望岳》等 影视资源:《海洋剧场》视频、西湖视频登 单元目标 课后生字会认会写,能组词运用。 通过课文的学习,熟悉边读书边做标记的学习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了解这样运用“总分”结构的文章的优点,能运用“总分”的结构进行段落和习作的仿写。 基本技能 训练点 内容 记忆 理解 应用 文本 诵读、识记、仿写 《东方之珠》描写海洋公园和 描写夜景的段落 有感情朗读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四字词语。 有感情朗读、叙述想象画面 学习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总分段落的仿写 《东方之珠》 方法梳理、拓展 《东方之珠》全文梳理、拓展阅读 阅读、回顾、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理解理清文章写作结构 拓展阅读、总分片段写作 《东方之珠》《泰山日出》《西湖》《桂林山水》 环节目标 环节设计(微型课例) 简要评析 学习作者如何借助四个“有的”将海豚、海狮表演节目的场面描写的生动具体。并尝试运用。 (环节二:走进海洋公园——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学习排比句的运用 师:请大家小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把描写海豚、海狮表演节目的句子画下来。 1)读后交流 [课件出示:他们有的------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2)学生齐读句子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边读边体会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3)体会四个“有的” 师:看,作者连用四个“有的”就把海豚、海狮表演节目的情景写活了。我们在写话、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像作者这样来写。 小结:你们看,在写一个地方的时候,如果场景非常丰富、多姿多彩、形态各异,就可以运用这种句式,那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容易的进行表达。 让学生学会运用排比句“有的”这种句式,借助自己的旅游经历,实现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环节目标 环节设计(微型课例) 简要评析 通过回顾所学课文,在读懂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分析明白“总分”结构,在心中形成自己的知识形态。 师:看来作者笔下“东方之珠”的美景已经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了,真是不错。其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与发现,就能享受到生活中的美。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一下,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请用直线标出来)围绕这个中心都分别写了些什么?(请用波浪线标出来)【设计意图: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自学方法,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获得双赢】 学生交流 师:其实大家就是把课文的脉络理清了,我们可以看到全文都围绕第一段来写,其它段落是第一段的补充描写,中心十分明确,这种写作时常采用的结构就是“总起分述”,其实,在大家平时的习作中早已经有所体现。 我们平时读的一些小文章有很多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包括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也有许多,接下来我们就来阅读一篇小文章,大家感受一下总分结构的优点。 四、课目标:梳理训练点 【第一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文章题目 文章分类 内容特点 文章结构 写作技巧与特色 具体描写 《东方之珠》 记叙文 突出举世闻名 总分总 详略得当、关注细节、修辞恰当 运用排比描写海豚海狮表演 《泰山日出》 记叙文 重点描写了日出时的景色 总分总 围绕日出之美和观景心情展开叙述 运用排比来写日出之美,选择经典景色渲染日出之美 《西湖》 记叙文 重点描写了风景秀美 总分 语言朴实、景色优美、深入人心 选择典型进行重点描写 《桂林山水甲天下》 记叙文 重点描写了山的奇,水的秀 总分总 详略得当、夹叙夹议 从不同方面体现中心:山的奇水的秀 《“东方之珠”》《西湖》主题学习第一课时 字词句 【教学目标】 1.学会“素、棉、般、舒、服”等20个生字和17个认读字。品味词句,诵读感悟,体会香港和西湖的美。 2. 理解并会运用重点词语。 3. 读通长句子,难句子。 4.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确定习作主题。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词句,扎实掌握生字生词,并学会运用。 【经典诵读】 《望岳》 岱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