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论与编码ch.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 信道的描述和分类 信道的描述 信道的分类 离散无记忆信道 若信道的输入是有r种取值可能的随机变量X,输出是有s种取值可能的随机变量Y,则信道的输入输出之间的统计关系可以由转移概率: 描述。 无干扰信道中没有随机性干扰,输出符号 与输入符号 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这种确定关系可以是如下三种形式中的一种: § 3.2 信道容量的定义 信息传输率 信道容量 § 3.3 信道容量的计算 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 准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 可逆矩阵信道的信道容量 1o 错误概率与信道统计特性相关,即与信道矩阵有关: 例: 2o 错误概率与译码规则有关: 例: 引理2得证。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记: 记空间: 那么,由于 则: 为联合典型序列在空间 中的密度。 根据概率的定义,有: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当 时, 与引理2中的上下界限相同。 即: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Shannon第二编码定理的证明: 设信道输入为 ,输出 ,转移概率为: 若发送消息为 ,接收消息序列为 ,则在发 条件下译码错误的概率为: 则消息独立等概时的平均错误率为: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采用随机编码方法,即从XN中独立随机地选择M=2NR,(R=logM/N)个序列作为码字,这相当于每个码字出现的概率为: 其中:R是要求的编码信息传输率, 并设X中的所有元素独立、等概的出现。这种编码方法称为随机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译码规则:对 ,若存在唯一的 ,使: 则将 译为 ,即 若实际发送的为 ,则当 而 与 联合典型,就认为出现译码错误。不妨设发送的是第一个消息: 令: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则发送消息 时: 与j无关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由引理2 为了使R大,使I(X;Y)极大化,取I(X;Y)=C,若 ,则 时,上式趋于0,故: 即当 时, ,所以必然存在一种编码,使N足够大时,其 任意小。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编码逆定理:设离散无记忆信道的信道容量为C, 为任意小的正数,若选用码字个数 ,则无论N多大,也不能找到一种编码,使译码错误概率任意小。 证明: 取 个码字,每个码字的概率为 的离散无记忆信道 则: 则: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由Fano不等式: 从而 为非零值。 Shannon 第二编码定理和逆定理综合说明,在信道中信道容量是可靠传输的最大信息传输率。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线性分组码 卷积码 §3.6 信道编码原理 消息符号为M个,码源符号集中有r个元素,编码长度为N时,须有: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设码源符号集为: ,与信道输入符号集一致,编码长度为N,码字一般表示为: 其中 信源输出的符号集: ,其L次扩展信源为: ,每个消息符号对应一个L维矢量。 定义:r元符号集上的一个分组码C是由表示消息序列的,长度为N的M个r元序列构成的集合,且称为r元分组码。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例:取N=3, ,L=2, ,则消息序列为: 备选序列为: 可有的映射种类有: 种 (允许重码) 若不允许重码,则: 信息论与编码--第三章 信道及信道容量 汉明距离:两个长为N 的r 元序列 和 之间的汉明距离定义为两者之间对应位不同的位数,以 表示。 例: 和 之间的汉明距离为3, 之间的汉明距离为2。 最小汉明距离:码C 中任何两个码字之间的最小距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