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化学测试卷.doc

发布:2017-04-20约5.4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7 学校 班别 姓名 装订线 试卷号 装订线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初中化学测试卷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将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下列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将废旧塑料变成汽车燃料   B.研制新型航空材料 C.研制新药          D.研究地壳板块结构及运动规律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水  空气      B.矿泉水  冰水混合体 C.自来水  氧气    D.高锰酸钾  双氧水 4.如图向盛水的烧杯中放入一粒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形成红色溶液能说明 ①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②分子大,原子小; ③分子可再分,原子不能再分;④分子之间有间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是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的热量 B.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 C.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D.给电动车充电,储存在电瓶内的能量 6.已知金属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式为 A、MCl3 B、MCl2 C、M2Cl3 D、MCl 7.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8.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 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H20) B.汞(Hg)   C.氯化钠( NaCl) D.金刚石(C) 10.要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最好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从一个集气瓶倒入另一个集气瓶中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D.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1.某同学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A.302中的“3”表示三个氧分子 B.S0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30中的“3”表示三个氧原子 D.Fe3+上中的“3”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12.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则X是 A.混合物 B.金属氧化物 C.化合物 D.单质 13.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A.C02      B.C      C.H2   D.CO 14.在化学反应:A + B = C + D中,已知15 gA和20 gB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实际反应时生成了6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6 g B.1 g C.4 g D.3 g 15.如图所示,将分别充满下列气体的四支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拨开塞子后,试管内水位上升最高的是 A.H2     B.CO2 C.N2      D.O2 16. 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气体的物质是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红磷    D.硫 17. 下图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o”“●”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B.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 D.过程I、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18.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若R2+核外有x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