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01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ppt

发布:2017-06-08约1.54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1.1 电介质的极化;1、电子位移极化:;感应电矩消失:外电场消失后,原子核与电子云的引力又使二者重合,感应电矩也随之消失。;电子位移极化特点: 时间:完成时间极短,约为10-14~10-15s; 能量损耗:电子位移极化不引起能量损耗; 温度:电子位移极化与温度无关,温度的变化只是 通过介质密度才影响到电子位移极化率。 频率:电子位移极化基本与频率无关。;2、离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特点: 时间:完成时间短,约为10-12~10-13s ; 能量损耗:有极微量的能量损耗; 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 频率:极化与频率无关。;3、转向极化:;有外电场时,每个分子的固有偶极矩有转向电场方向的趋势,顺电场方向作定向排列,它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平衡,对外呈现宏观电矩,这就是极性分子的转向极化。;转向极化特点: 时间:完成时间较长,约为10-6~10-2s ; 能量损耗:有很小的能量损耗; 与频率、温度相关。 ;4、空间电荷极化(非弹性,与前三种有所区别): ;以最简单的双层介质为例:;为整个介电质的等值电容;到达稳态时,电容上电流为零,电压分布由电导大小决定。;各种极化方式的比较;1.2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1、气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2、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① 中性液体介质: 代表介质:石油、苯、四氧化碳、硅油等。 大小:不大,其值在1.8~2.8范围内。 ② 极性液体介质: 代表介质:蓖麻油、乙醇、水等。 大小:具有较大介电常数,高压绝缘一般不用。;影响因素: 温度:; 频率:;3、固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① 中性液体介质: 代表介质:石蜡、硫磺等。 大小:只有电子式极化和离子式极化,介电常数较小。 ② 极性液体介质: 代表介质:树脂、纤维、橡胶、有机玻璃等。 大小:相对介电常数都比较大,一般为3~6。;1.3 电介质的电导;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的电导有本质上的区别。;1、气体电介质的电导: ;2、液体电介质的电导: ① 中性液体介质: 中性液体介质本身分子的离解很微弱,电导主要由杂质和悬浮于液体介质中的荷电粒子引起,电???较小。 ② 极性液体介质: 极性液体杂质的电导不仅由杂质引起,而且与本身分子的离解度有关。 强极性液体介质(如水、酒精等),即使高度净化,电导率还是很大,以至于其不能看作电介质,而是离子式导电液。;影响因素:;3、固体电介质的电导: ① 中性固体介质: 电导主要由杂质引起,电导较小。 ② 离子式结构的固体介质: 电导主要由离子在热运动影响下脱离晶格而移动产生的。 影响因素: 温度:类似于液体电介质。 电场强度:类似于液体电介质。 杂质:杂质对电导率的影响很大。 固体介质除体积电导外,还存在表面电导。;1.4 电介质中的能量损耗;电介质的等效电路:;计算用等值电路:;2、介质损耗因数 的意义:;3、气体介质的损耗: 当场强小于气体分子电离所需要的值时,气体介质的电导很小,损耗也很小。 当场强足够大,气体介质将产生电离,介质损耗大增,且增长很快。 4、液体和固体介质中的损耗: 中性介质中的极化主要时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它们是无损的或几乎无损的。这类介质的损耗主要由漏导决定。 极性介质的损耗主要包括电导式损耗和电偶式损耗两部分。它与温度、频率等因素有复杂的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