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Word版.doc

发布:2017-01-18约6.1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 文 科 化 学 命题:叶其辉 校对:叶其辉 本试卷全部为选择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封三尺 B.涂脂抹粉 C.沙里淘金 D.火上浇油 2.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2Al+Fe2O3Al2O3+2Fe C.2HClO2HCl+O2 ↑ D.NaOH+Al(OH)3===NaAlO2+2H2O 3.18 g水的物质的量是(  ) A.0.5 mol B.1 mol C.0.1 mol D.6.02×1023 mol 4.对NaNO3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钠盐 B.属于硝酸盐 C.属于正盐 D.属于酸式盐 5.下列关于 816O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 6.关于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FeCl3溶液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D.FeCl3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7.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  ) A.氧化物:CO B.酸:NaHSO4 C.碱:纯碱 D.铵盐:NH3·H2O 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A.铁线 B.蔗糖 C.氯化钠 D.盐酸 9.下列化学反应中,H2SO4作为氧化剂的是(  ) A.2NaOH+H2SO4===Na2SO4+2H2O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BaCl2+H2SO4===BaSO4↓+2HCl D.CuO+H2SO4===CuSO4+H2O 10.在2H2+O22H2O的反应中,能量转化方式为(  )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D.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11.下列选项中,表示ⅥA族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处于第一周期 B.氯处于第ⅦA族 C.硅与碳处于同一主族 D.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13.下列物质中既有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Na2S B.NaCl C.Na2O2 D.BaCl2 14.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 B.氢氧化钡溶液与HNO3溶液反应 C.KOH溶液和醋酸溶液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 15.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Mg B.Na C.F D.Cl 16.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氧化钙溶于水 C.甲烷燃烧 D.铝粉与盐酸反应 17.下列微粒只有氧化性的是(  ) A.Cu2+ B.Fe2+ C.Cl2 D.Cl-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能量 B.所有燃烧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NaOH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9.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之一的反应是2SO2+O2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20.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1.下列钠的化合物俗名为小苏打的是(  )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