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与调整.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宏观经济健康运行指标的经验标准三、菲利浦斯曲线与通胀率标准 u ?n ? 图15.3 菲利普斯曲线 un A B PC 当经济在菲利浦斯曲线上的AB段以内运行时,就可以认为经济状况基本健康。只有通货膨胀和失业超过了可容忍的限度,在AB段以外运行时,政府才需要进行相应的政策干预 。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与调整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 一、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 二、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 三、金融市场均衡 四、要素市场均衡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一、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 宏观经济均衡 简称宏观均衡,是指选定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 宏观变量经过彼此调整,从而使这些变量所构成的模 型不存在内在变化倾向的一种状态。 需要注意 宏观均衡不一定是一种理想的或合意的状态。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一、宏观经济均衡的含义 宏观均衡分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 内部均衡: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金融市场均衡和劳动力市场均衡; 外部均衡:国际市场均衡,也就是国际收支平衡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二、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 (一)总供给 (二)总需求 注:假定所分析经济体为封闭经济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二、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 (三)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条件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二、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 (四)对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实现的不同观点 1.“供给决定论”观点 P2 Y O P 图15.4 “供给决定论”产品市场均衡 P0 E0 AD P1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二、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 (四)对物品与服务市场均衡实现的不同观点 2.“需求决定论”观点 Y O P 图15.5 “需求决定论”产品市场均衡 E AD AS Y1 Y2 Y0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三、金融市场均衡 假定总产出服从“供给决定论”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三、金融市场均衡 假定总产出服从“供给决定论” I(r) S I,S O rr r? E 图15.7 金融市场均衡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四、要素市场均衡 SL O 图15.8 要素市场的长期均衡 2 DL? L DL DL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四、要素市场均衡 DL DL O L 超充分就业 SL DL? 图15.9 要素市场的短期均衡 周期性失业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与调整第四节 宏观均衡的调整原理及政策主张 一、宏观均衡的调整原理 二、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 第四节 宏观均衡的调整原理及政策主张一、宏观均衡的调整原理 差距(或问题)=现实-目标 问题=F(不可控因素,政策因素) 现实:即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 目标:即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 要求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内部均衡、 对外均衡并且要实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第四节 宏观均衡的调整原理及政策主张二、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 (一)“供给决定论”的观点 Y O P 图15.10 “供给决定论”的政策主张 P0 E0 AD0 P1 AD1 E1 LAS 第四节 宏观均衡的调整原理及政策主张二、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 (二)“需求决定论”的观点 Y O P 图15.11 “需求决定论”的政策主张 E0 AD0 SAS Y0 E1 AD1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与调整 测度宏观经济运行的“三率”指标 各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经验指标标准 宏观经济均衡的涵义与实现条件 经济学家对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看法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与调整本章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与调整 第一节 测度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统计指标 第二节 宏观经济健康运行指标的经验标准 第三节 宏观经济均衡 第四节 宏观均衡的调整原理及政策主张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诊断与调整第一节 测度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统计指标 一、为什么要测度“三率”指标 二、经济增长率 三、失业率 四、通货膨胀率 失业状况一方面决定了整个经济的资源利用状况;另一方面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并进而决定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