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送友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习题25 ;正衬、烘托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照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1.(1)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2)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2.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渲染、烘托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却:又、再。小苹:歌女名。心字罗衣:绣有心字图案的丝罗衣裳。彩云:喻美女,即小苹。
3.试简要分析鉴赏下面这首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的烘托与渲染手法。
答:①“落花人独立”一句,是用落花的飘零景象,渲染出一个感伤的氛围,烘托出人的孤独凄婉。②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微雨燕双飞”,渲染燕子的亲密,从侧面衬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对比、反衬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4.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尾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
答案: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五、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晴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5.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 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