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2章.ppt

发布:2017-10-08约2.63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3.14 计算实例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表2.3.2给出了一压力传感器的实际标定值。 表2.3.3给出了中间计算过程。 参考直线选为最小二乘直线。 2.3.8 线性度 2.3.9 符合度 2.3.10 迟 滞 2.3.11 非线性迟滞 2.3.12 重复性 2.3.13 综合误差 2.3.1 测量范围 2.3.2 量 程 2.3.3 静态灵敏度 2.3.4 分辨力与分辨率 2.3.5 漂 移 2.3.6 温 漂 2.3.7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2.3.14 计算实例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 *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般描述 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4 非线性传感器静态性能指标计算的讨论 第2讲: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般描述 —传感器的输出、输入 2.1 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般描述 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4 非线性传感器静态性能指标计算的讨论 第2讲: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静态标定(Calibration)或静态校准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利用一定等级的标定设备对传感器进行多次往复测试的过程 —寻求系数 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利用一定等级的标定设备对传感器进行多次往复测试的过程 —寻求系数 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2.2.1 静态标定条件 1. 对标定环境的要求 2. 对所用的标定设备的要求 3. 标定过程的要求 (1) 无加速度,无振动,无冲击; (2) 温度在15~25℃; (3) 湿度不大于85%RH; (4) 大气压力为0.1MPa。 ; ; 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7个基本量: 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发光强度、物质量 2个辅助量: 平面角、球面角 一定等级的 ? 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2.2.2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 2.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 2.3.1 测量范围 2.3.2 量 程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1 测量范围 2.3.2 量 程 2.3.3 静态灵敏度 关于静态灵敏度的讨论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关于静态灵敏度的讨论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关于静态灵敏度的讨论 2.3.1 测量范围 2.3.2 量 程 2.3.3 静态灵敏度 2.3.4 分辨力与分辨率 分辨力 分辨率 针对全测量范围辨率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1 测量范围 2.3.2 量 程 2.3.3 静态灵敏度 2.3.4 分辨力与分辨率 2.3.5 漂 移 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又称时漂; 反映传感器的稳定性指标; 时间范围:1小时、1天、1个月、半年或1年等。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1 测量范围 2.3.2 量 程 2.3.3 静态灵敏度 2.3.4 分辨力与分辨率 2.3.5 漂 移 2.3.6 温 漂 零点漂移 满量程漂移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7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针对被测量值)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7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2.3.8 线性度 理论线性度(绝对) 端基线性度 平移端基线性度 最小二乘线性度 独立线性度 —针对不同的参考直线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7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2.3.8 线性度 最小二乘线线性度——参考直线 独立线性度(最佳线性度)——“最佳直线”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最佳直线—依此直线作为参考直线时,得到的最大偏差是最小的。 数学上的最佳一致逼近问题。 2.3.7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2.3.8 线性度 2.3.9 符合度 (1) 应满足所需要的拟合误差要求; (2) 函数的形式尽可能简单; (3) 选用多项式时,其阶次尽可能低。 —针对不同的参考曲线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8 线性度 2.3.9 符合度 2.3.10 迟 滞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7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 2.3.8 线性度 2.3.9 符合度 2.3.10 迟 滞 2.3.11 非线性迟滞 2.3 传感器的主要静态性能指标及其计算 2.3.12 重复性 (1) 极差法 3.33 3.26 3.18 3.08 2.96 2.83 2.67 2.48 2.24 1.91 1.41 12 11 10 9 8 7 6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