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导学案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标
①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点难点 学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工业区位是指的 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一般来说, 、 和 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P67
2、运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 和 ,减少 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P67
3、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如 厂、 厂。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如 厂、 厂。
4、土地是 的资源,且是不可移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因素是仅次于 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P67
5、集聚是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
面能够 ,降低 ,集中处理 ;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 ,促进技
术 ,提高资源利用率。P67
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还有:P68
①自然资源:诸如 资源、 资源、 资源、生物资源等。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 资源状况。
②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 、 、 、 、植被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 水平、 、 、劳
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一般成衣加工业宜布局在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较低的
地区;高级时装的设计和加工宜布局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大城市;一些有优惠政策的工业区有利于降低 成本,可以优先考虑。
④生产技术因素:包括 与工艺、 素质与 水平等。如一部分制造工业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有比较高的要求; 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⑤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 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 ,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⑥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产生 和 。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 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 。
⑦信息化与工业布局: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 的重要力量,信息(如市场信息、科技开
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
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P69
7、工业联系: 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 投入、 活动和 产出三部分组成。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P70
工业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1)生产过程的联系;(2)产品用途的联系;(3)生产基础条件的联系。
8、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由于各地区的 供给、 素质、 水平、 需求、环
境容量的不同,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①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轨迹为: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等。
②近半个世纪来, 国家将一些 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转移到 国家。P71
9、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①我国的开发区在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强国际经贸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我国出现了“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现象,反映了 产业区的特征。如珠江三角洲:东莞和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群;顺德、中山、珠海、南海的电气机械产业群;顺德伦教、龙江、乐从的家具簇群;佛山石湾区和南海南庄的陶瓷簇群等。P72
10、工业与环境 P73
① 质量是 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 成本和 效率,因而成为工厂的区位因素之一。工业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质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工业布局必须考虑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②单位产量污染控制成本的费用 国家比 国家要高, 比农村要高。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指向型工业 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