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历史周练八(答案不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一历史周末作业(8)
选择题
1.有学者指出:“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2.《吴江县志》中载:“至洪宣(明朝洪熙、宣德)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成化、弘治)以后,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材料中没有反映出的是
A.明中后期已出现雇佣关系 B.明朝手工业的繁荣
C.自耕农经济地位下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3.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4.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5.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 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7.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渗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16世纪初地中海的印度香料贸易经历了几次严重的危机其结果是……葡萄牙人很快取代威尼斯人成为大西洋沿岸国家香料的主要供应商。”在此过程中起到最关键性作用的人物是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年全世界的石油开采量为80万吨年猛增到2 000万吨。从这时起西方列强开始了争夺石油的尖锐斗争。导致西方列强19世纪晚期开始争夺石油的技术因素是蒸汽机的发明 B. 内燃机的发明 C. 发电机的发明 D. 发生能源危机.改革是渡过危机的重要手段,下列组图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某国面对经济大萧条采取的一些措施。下列对这一改革的看法最符合史实是
A.通过国家干预达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B.经济大萧条使国家陷入“滞胀”局面
C.图中措施使该国彻底摆脱了危机困境 D.由此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
14.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以掩饰资产阶级本质的牧师面貌出现的。”下面直接说明这一特征的是
A. 调节工业生产 B. 整顿财政金融 C. 规定工资工时 D. 实行美元贬值
15.《全球通史》记载: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以工代赈 ③扩大进口 ④社会救济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十世纪美国史》
材料三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说:“今天国家正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