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会计学原理第2章会计核算基础.ppt

发布:2017-04-18约4.93千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内容 (一)会计主体 定义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所服务的特定企业或单位。 ; 2.设定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和算账的问题。;(二)持续经营 1. 定义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2.设定意义 ◆明确了会计核算时间范围,解决了财产计价和收益确认等问题。 如,有些费用需要在多个会计年度摊销,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三)会计分期 1. 定义 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人为的把持续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期间。 ;2.设定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四)货币计量 1. 定义 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情况。(可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2.设定意义 ◆解决了会计核算的计量方法。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五)权责发生制 1. 定义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 确认会计主体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等的方法之一; ※ 另一种方法为收付实现制,但不为企业所采用。 ◆ 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等的标准为:应收应付。; ; 图2 权责发生制对不属于当期收入但已 收到款项的收入的确认 ; 权责发生制对费用的确认: ①凡是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费用处理(见图3);; 图4 权责发生制对当期已经付款但当期 不应负担的费用的确认 ;2.设定意义 ◆ 解决了将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在什么时间入账的问题。 ◆ 合理的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经营成果。; 收付实现制简介: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与权责发生制不同的另一种方法。 ★确认标准:??收实付 ★适用范围:事业单位等采用。; 第二节 财务报告要素 确认、计量的原则 ;★财务报告要素计量 指采用一定的尺度确定会计要素的增减变量。 [例]企业销售商品收到货款5 000元。一方面会使收入增加5 000元;另一方面会使资产增加5 000元。;二、财务报告要素确认、计量的原则;;2.重要性原则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第三节 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 ★会计科目一般由国家会计制度、准则等统一规定。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按其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分为以下六类。;(二)账户的结构与内容 ★ 账户按反映的会计要素内容也分为六类。 ★ 账户的结构及组成内容如下:;(三)账户的基本结构及其简化形式 1.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中用来登记有关增减变动数据的那的部分。结构上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数,另一方登记减少数。;2.账户的基本结构简化形式——T形账户;(四)账户能够提供的信息指标;二、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法的定义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数量的增减变化,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某企业用其银行存款1 000元购买原材料。 采用复式记账法应做如下登记。;★单式记账法简介 单式记账法是指只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一般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如上例采用单式记账法登记为: ;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1.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账户记录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经济业务之间的来龙去脉; 2. 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必然联系,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因此,单式记账法早已被复式记账法所取代。 ;(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